元月7日 星期 五 阴有霾 -2°~9°
今天一大早就忙着准备核酸检测,每次核酸检测的时候,志愿者们都会一起上阵,完了以后再回到各自的岗位。今天做完核酸检测,志愿者们在对面校区找了一间教室,传达了西北大学防疫专班昨晚会议的指示和要求,转达了校领导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这是志愿服务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正式会议,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建立了楼长负责制。我住的12号楼是西大桃园小区住户最多的,一共150户。志愿者里有两位在12号楼住,我俩自然就承担起了12号楼的志愿服务工作,我随即被直接指派成了楼长。
楼长,紧急时期的特殊身份!没进行岗前培训,任务紧急,直接上岗。今天下午的任务是分发蔬菜,我们要上门发蔬菜卡,在发卡的同时了解住户的情况,建立起12号楼微信群。发完卡,我和另一名志愿者又赶快去帮助困难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住户拿蔬菜。
爬楼间隙,赶快看一眼微信,单位值班的同事发来了信息,立即电话沟通了几件近期要做的工作,商议了需要处理的几件事情。这时发现已经5点多了,每天下午5:00~7:00在便民店值守是我的任务,赶快联系另外一名志愿者,先帮忙维持秩序,等这边送完蔬菜又赶过去值班。
今天我们两名志愿者跑了25层楼,用了三个半小时,感觉效率有点儿低,小区物业人手少,志愿者人数也不够,有困难还是自己想办法克服吧。于是我在微信群发出倡议,动员12号楼的业主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立刻得到了响应,迅速成立起了12号楼志愿服务队。
元月8日 星期六 小雨转多云 -3°~9°
今天是三九的第一天,一早醒来看到物业通知,早上还要做核酸检测,7:30志愿者到位。顾不得吃一口,喝了点儿水赶快下楼,这时大白们已经来了,于是赶快帮忙去做准备工作,接着各自就位,开始维持秩序。我的岗位在检录旁边,负责对用一码通和身份证的人员进行分流疏导。今天早上尤其的冷,风雨交加,下楼时忘了带伞,只能把羽绒服的帽子掀起来遮点儿雨。有好心的住户看我衣服淋湿了,硬是把伞塞到我手里,心里暖暖的~~
记不得这是第十几轮做核酸了,有人说是封闭以来的第14轮。这么多轮做下来,人们也都越来越自觉了,但是还会遇到有些老人不会操作手机或者身份证扫不出来的情况,我们都需要手把手帮忙。还有一些住户不理解为什么天天要做核酸,有抱怨、有情绪,都需要耐心地劝说和讲解。
由于天气不好,雨一直在下,今天上午的核酸检测比以往的时间长了一些,考虑到有些年龄大的和身体不适的人下楼不方便,我一边负责维持秩序,一边在微信群里统计需要上门做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戴着塑胶手套,滑动手机屏幕不是很灵敏,再加上手冻得有些僵硬,不太听使唤了,着实感觉这一上午真是手忙脚乱。
中午回到家一点多了,看到群里物业又通知,下午3点组织了一些生活用品销售,赶快把这个消息发到12号楼的群里。小眯一会儿,一睁眼,看到有新的通知——志愿者下午三点到院子开会 ,立马穿上外套,换了双手套,戴上口罩下楼。
物业办刘主任在微信群里发了莲湖区关于开展“敲门行动”的通知,大家立即打开手机现场学习。通知要求对每个住户的情况进行摸底,特别是就医用药需求和其他困难需求 ,晚上8点将收集的信息反馈给物业,随后各楼主领取住户信息登记表后立即行动。幸亏我头一天晚上招募了几个志愿者,要不然,这个工作量两个人到8点是完不成的。第一时间在12号楼的志愿者群里发信息,8个人迅速到一楼汇合,分成四个组,每组两个人负责6个楼层,立即开始敲门行动。
下午六点多,各组陆续完成了任务,将表交到我手里。疫情期间不便到别人家里去,又没有合适的地方,我便把表拿回家中,一个人把所有住户的信息整理了一遍,发现有四个住户昨天发菜卡的时候家中有人,今天没有登记上,于是赶快电话联系,上门让他们填写信息。再返回家中,赶快整理登记表,共收回113份,立即交回物业。从物业办出来已经是8:40了,这才感觉到肚子有点饿。
吃完晚饭,突然想起有两户是老两口在家,还有一户是独居老人,他们需不需要购买生活用品,得去问一下。回来以后,我与另外两名志愿者商量,明确我们三人各负责一户,每天上门了解情况,提供帮助。今天扫楼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老人常年不下楼,行动也不便,没有做过核酸检测,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随后我将未做过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需要特别关注和特殊照顾的人员信息,以及12号楼目前无人居住的房号信息整理出来,立即向物业办反映了这些情况。
做志愿者这么多天,今天是最累的一天。平时睡觉都快凌晨一点了,今天想早睡一会儿,临睡前看了一眼手机,物业办刘主任通知,明天早上7:30做核酸,志愿者6:30到位。赶快洗洗睡,明天任务还艰巨着呢。
元月9日 星期天 阴转晴 0°~9°
闹铃上到六点十分,收拾好准备出门,通知来了,今天不做核酸检测了,于是得空把住户信息再详细梳理一遍。这眼睛每天都得盯着微信群,生怕漏掉一点儿信息。物业群、志愿者群里不时地发布通知,业主群里有各种询问的消息,都要及时回复,帮助联系解决。
中午的时候,楼长群里发通知,要求对孕产妇、肿瘤放疗化疗人员、血透患者、其他危重病人、独居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慢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需要购药人员等十类人员进行汇总,建立台账。
事不宜迟,赶快弄,说不定后面又有什么紧急任务呢。经过梳理,我们12号楼有12个住户需要特别关注和特殊照顾,为了做到精准服务,我在志愿者群里发布了这12个人的信息,请大家主动认领,结对帮扶。不一会儿,六名志愿者就认领了任务,并立即与帮扶对象联系,主动上门服务。这效率,真是杠杠的!
傍晚,负责志愿者服务的司老师在志愿者群里把12号楼主动招募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的工作方法介绍给其他楼借鉴,并在微信给我留言,我分类梳理的住户信息,被当做范本给其他楼长学习了。说实话,通过这两天的工作,我才深切的感受到基层工作的不易,千头万绪,繁杂具体,要想把工作做细做实,一定要细心、耐心、有责任心。
楼长工作比较琐碎,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工作,有时候还不受欢迎,业主就是不开门,我还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这要感谢楼里所有邻居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当楼长尽管累,尽管忙,还面临着不小的风险,但在这个非常时期,能尽自己所能为抗疫出一份力,内心也是充实和喜悦的。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我爱人承担着单位的防疫工作,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我每天忙于志愿服务,做饭的事情就全靠老母亲了,孩子每天看我这么忙,很自觉地上网课,我们各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为战疫做贡献。
元月11日 星期二 阴 -2°~8°
这两天因为没有安排做核酸检测,所以相对能闲一些,除了每天下午5:00-7:00安排的便利店值守的任务,就是帮助物业完善分类统计等基础资料,帮助结对帮扶的两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户老两口虽然腿脚不方便,但身体看起来还行,生活能自理,我每天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需要哪些生活用品,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老爷子很客气,没提出什么需求,电话里听着状态不错,我也就放心了。
还有一户98岁的老人着实让人操心,他女儿告诉我,老人长了褥疮,急需买个气垫床。我立即联系了这两天能够送货的药店,人家都说疫情期间没货。突然想起志愿者李玉琴是从事医药产品销售的,赶快与她联系。玉琴是个热心人,马上给单位领导打电话,联系到了货源。
这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老人女儿很不好意思地说,父亲不喝牛奶,一直都喝豆奶,看能不能帮忙买到。我试了试盒马和美团外卖,都显示不送货,只能求助老公想想办法,他因为工作需要去单位上班,让他下班以后看看能否买到。果然完成了任务,买回了老人平时喝的那个牌子的豆奶粉,我又一次感受到,要做好志愿服务,得发动起周围的人,因为人多力量大啊!
元月12日 星期三 晴 -4°~11°
今天上午十点召开了物业与下沉干部及志愿者的沟通会,明确了工作职责,强调要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个楼长谈了各自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协商解决办法。最后,领队司老师让我谈谈经验,这让我觉得很惭愧。其实楼长干了没几天,真的没什么经验,或许财政人就是这个特点吧,严谨、细致、认真,在做情况摸底时一户都不能漏,在做分类台账时一人都不能错,在做核酸检测时一个都不能少。我觉得只要细心、耐心、有责任心,这工作就不会出差错。
其实,通过这两天做的一些工作,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资料欠缺。平时对住户信息掌握不足,哪户是独居,哪户有慢性病人,哪户无人,都没有建立档案。物业工作人员的确也很辛苦,但掌握的数据不准确、不全面,所以遇到这种紧急情况也很着急。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包括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三大内容。我想,数字政府建设的根在基层,怎样做到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怎么推动数字化赋能社区管理?精准防控应该怎么做?这是急需深入思考、探索和推进的一个问题。基层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这一课,要好好学,好好练。
今天还有件高兴事儿,气垫床送到了,正是老人需要的那款床。 这让老人的女儿惊喜不已,所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给玉琴一个大大的赞!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中午开完会从校区出来,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站了一会儿,抬头望天空,心情明朗了很多。
元月13日 星期四 晴 -3°~6°
今天是比较轻松的一天,又新加入了一些志愿者,所以今儿没给我安排便利店值守的任务,那就在家里处理工作,看着曙光一天天临近,心里倒有点儿紧迫感了,手头一些材料要在家里修改好,只等基本恢复正常后马上发出去。
下午和院子里的舞友们跳了一个多小时健身操,每天下午四点我们云端相聚,共同锻炼身体。疫情期间,一定要保持健康的体魄,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
一边吃晚饭,一边看新闻,西安市今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有6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再坚持一下,胜利就在前方!
晚上八点多,楼长群里通知,有紧急任务,21:30在物业办门口集合。大家很自觉地在21:30前到达,物业办那个小办公室显然坐不下二十多个人,索性大家就在门口站成了弧形。物业办刘主任通知,明天上午全员核酸检测,要求凭票检测。我们的任务是明早逐户敲门发票,再次核对信息,做好分类登记,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我们12号楼户数最多,人数也最多,领完任务,我立即在12号楼志愿者群里发通知,请有空的同志报名参加。回复很快,立马确定了六个人。我和副楼长商量,各带一个组,每组三个人,明早8:20楼下碰头后开始行动。看表11点多了,赶快在12号楼住户群里发通知,让大家提前知晓,做好准备。
回到家,把票按照号码顺序撕好后分楼层用皮筋扎住,明早需要填写的表格,笔,票,双面胶等放到文件袋,一切准备就绪。睡觉!
元月14日 星期五 多云 -1°~7°
早上8:20,大家准时在一楼汇合,我和副楼长各带一组,开始上门发票。发票时要登记清楚哪一户发了几张票,而且要记下票号,这样就能在检测完以后准确地找出谁没有做,同时还要记清楚下楼做核酸的有多少人,上门做核酸的有哪些人,特殊情况申请不做和外出上班去单位检测的都有哪些人,确保一个都不漏。
大家今天配合得很默契,一个半小时完成了任务。我赶紧把需要上门做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先发给物业的小张,这时他已经带人开始上门检测了。和副组长把登记表核对完,我俩赶快去物业交表,和做完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对了一下,发现有几个领了票还没做的,立即打电话督促,很快所有的数据都对上了。物业收集资料的一位老师没想到我们对住户的情况摸的那么清,直夸12号楼志愿者头脑清楚、工作细致。
下午在家美美睡了一觉,起来又打印了几个志愿者证,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下楼去送证,阳光正好,有的住户出来溜达了,几个老人在聊天,有小孩子在玩耍,感觉大家的状态放轻松了。虽然这两天新增确诊数已降到个位,治愈人数也不断增长,但仍需严防死守,不能有丝毫懈怠。负责巡逻的志愿者有礼貌地提醒他们稍安勿躁,尽快回家。我有次巡逻也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不好劝返,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来我就给兜里装几个口罩,遇到院子里忘记戴口罩的,赶紧递过去一个,同时提醒他出门必需带口罩。
晚上快十点的时候,接到紧急任务,做核酸检测信息统计表。时间紧、任务急,立刻安排。这么晚找人帮忙,真是挺不好意思的,可我一说明情况,四个志愿者二话没说,各承担了一部分,一个小时左右,录入的信息都发给了我,我将信息核对以后汇总发给了物业小张,看时间,23:28,这时还有几个志愿者在连夜加班统计呢。
这些天来,下沉干部和志愿者们冲锋在前、“疫”无反顾,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发挥各自所长实实在在地为抗疫做着贡献,很多点点滴滴的故事让我感动和钦佩。大家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常在,不负韶华,疫情当前,责无旁贷”的抗疫精神。为我们自己点赞!
元月15日 星期六 晴 -1°~11°
由于下周要去单位上班,不能全天候做志愿服务了,前两天我给临时党支部书记龚老师做了汇报,并给她推荐了几个人选,今早她给我回复,由一位特别认真负责,有热心有爱心的大姐接任楼长工作。陈老师是教授,也是是这里的老住户,她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很热心为大家服务。于是我将手头的资料整理后打包发给了她,并将这两天统计的申请出入小区的住户情况与她做了交接。
楼长工作到此结束,但志愿者的身份还在,下午我照常去便利店值守,只要在家,需要的时候,我是肯定会尽己所能继续做好志愿服务的。
傍晚,看到我们12号楼的志愿者、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教授发的他的署名文章《用“敲门行动”织牢三张抗疫“安全网”》。雷老师不仅亲自参与敲门行动,而且深入思考,有理论分析,有实践检验,我们这些天就是这么做的啊。给雷老师点赞!
编辑:杨静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