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文物探探探”第40期:唐代的宫廷生活与正月习俗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2-02-12 15:26:12 编辑:方正 作者:马虎振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唐代皇帝在宫廷内如何起居?朝会、宴饮在哪里举行?饮茶、打马球是怎样的体验?正月里有哪些习俗和活动?2月7日是壬寅虎年正月初七,作为探访唐都长安城中轴线系列直播报道的最后一站,“陕西文物探探探”来到大明宫遗址博物馆,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赓哲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网友们做实地解读。三位汉服爱好者陪同现场参观。共计245.9万人次网友观看了这场直播。

\

  1、长安城与大明宫

  大明宫虽是“计划外产物”,但气势雄伟辉煌壮丽被“扶正”

  唐朝以前的中国古代都城是什么样?于赓哲教授讲,跟《管子·乘马》里所说的差不多:“ 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也就说,那时候的城市布局没有那么严整,往往根据地势、水流等情况因地制宜而建。但到了隋代建大兴城的时候,设计师宇文恺把这个城市设计得像棋盘一样整齐,还贯彻了坊市制的思想。作为居住区的一百多个坊内不允许进行商业活动,只有在东、西两市才能进行,这就把商业功能和居住功能区分开了。

\

  长安城中轴线的最北端是皇帝居住的太极宫,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都曾住在这儿。为何非要住在这儿呢?这是法天象的思想。隋代的宇文凯在设计大兴城时有个基本理念,地上的建筑要模仿天象。地上有皇帝,天上有帝星,象征着天上的皇帝,这就是紫微星。因为紫微星在天庭最北端,皇帝的居所当然要在都城的最北端。

  大明宫原本不在计划中,隋代初建时并没有,这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杰作。为啥要修呢?因为这个地方地势高,而太极宫地势比较低洼。唐高宗患有严重的高血压——风疾,那时的医学理论认为,住在这种地势比较低的地方不利于皇帝的健康,那就要选个地势高的。而武则天一辈子特爱搞建筑,喜欢大兴土木。所以她一拍板,就把唐太宗时修的永安宫给拆了,然后在基础上修建了新的宫殿,原来叫过蓬莱宫,后来叫大明宫。

\

\

\

  大明宫虽是“计划外产物”,但被“扶正”了。为啥?这必须得说武则天的大手笔,武则天时期搞的所有建筑都气势雄伟。这座宫殿占地近3.5平方公里,建筑又辉煌壮丽,结果很快取代了太极宫,成了“三大内”之首。

  唐朝“三大内”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兴庆宫出现时间比较晚,是开元年间修的,而且规模小。说白了那是唐玄宗给自己修着玩的一个地方,他和杨贵妃及自己的兄弟经常在那里玩。实际上真正在唐朝起到政治中枢作用的,应该是大明宫。唐朝一共21个皇帝,唐高宗以后的17个皇帝都曾在此居住。

  2、大明宫的中轴线

  从丹凤门向北,中轴线上三座大殿各有各的功用

  博物馆内有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用动画复原方式展现了整个大明宫的春夏秋冬四季概貌。

\

  于赓哲教授讲,大明宫号称“千宫之宫”,建筑非常宏伟,并且功能多样。其中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有五个门道。随着西安火车站的改造,丹凤门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屡屡上热门。为什么呢?因为火车站改造完之后,火车站的北出口正对着丹凤门,各地旅客乘自动扶梯上来的时候会发现:宏伟的大明宫丹凤门逐渐出现在眼前,而且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宏伟,因此被网友戏称“出站犹如上朝”。

\

  那么现在的丹凤门跟唐代的丹凤门大小一样吗?于赓哲教授说,文物保护法规定禁止覆压原址搞永久性建筑,不能在原址上搞所谓的复原。所以现在的大明宫丹凤门实际上是在原址上罩了一层保护壳,但把它修成了原来丹凤门的样子。对于丹凤门的高度,建筑历史学家傅熹年院士、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等人都有各自的观点,最后是综合之后采取了目前这个方案。所以不能说它在唐朝就一定是这么高,但可以肯定当年一定是非常宏大的。

\

  唐都长安城有中轴线,大明宫虽然不在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但也有自己的中轴线。从丹凤门进来一路向北,中轴线上有三座大殿,分别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再往北,就是后宫了。大臣不经特别允许是不能随便进的,那是皇上的内院。皇帝平常住在这儿,皇后也住这儿,妃嫔也都在这儿。

  中轴线上的三座大殿各有各的功用。

\

\

  含元殿最为气派和雄伟,也是唐朝第一大殿,是整个唐王朝的一个象征,当年王维的“万国衣冠拜冕旒”写的就是它。但正因含元殿太大,皇上一般不太来这儿。什么时候来这儿呢?正月里来的比较多。比如正月初一要到这儿举行元日朝贺大典。官员们、各地的刺史们、外国使节、僧侣等,都要来这里给皇帝祝贺新年。册立太子、宣布大赦、册立皇后、献俘等重大仪式也往往在含元殿举行。另外每个月两次的朔望朝参,是京城中低级官员也都可以参加的大朝会,也在这里进行。

\

  皇帝平时上朝,就是所谓的“常朝”,并不在含元殿,而是在宣政殿。因为宣政殿面积小一点、紧凑一些。常朝来的人都是高级官员,人不是很多,因此在这儿就很合适。

\

  紫宸殿原本是后宫的一部分,不用来听政的,但武则天改变了紫宸殿的作用。武则天住在大明宫时虽然还没有称帝,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掌权了。掌权就要听政,可身为女性,到含元殿、宣政殿都不太方便,因此她经常在紫宸殿听政。久而久之,紫宸殿就跟宣政殿一样也具有了听政的功能。

  3、麟德殿和翰林院

  麟德殿可同时容纳3500人吃饭,翰林院的工作就是陪皇帝玩

  于赓哲教授讲,整个大明宫的布局实际并非四四方方,根据地势实际上是个梯形布局。在前朝、中朝和后宫三大部分中,也有一些根据皇帝需求搞了不少改变,比如麟德殿和翰林院。

\

\

  麟德殿位于太液池西边,从功能来说具有一定的内朝性质。它是唐代的国宴厅,可以同时容纳3500人在里边吃饭。这个建筑大到什么地步?它有三个靠在一起的屋顶。为何会这样?因为那时还解决不了大跨度屋顶的建筑技术问题。于是唐朝工匠采取了折中办法,修三个中型的屋顶,底下的建筑却是打通的。用三个屋顶连在一起的办法,解决了一个大跨度屋顶的问题。唐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三殿”这个词,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肯定是三座宫殿。其实唐朝人写的“三殿”如果说的是大明宫,就是指这三个屋顶的宫殿——麟德殿。

\

  翰林院的位置在西夹城,尽管和大明宫隔了一道宫墙,但距离皇帝活动区域很近,而且有一道翰林门直通大明宫。大臣上朝一般在前朝、中朝这一带,翰林院为何会在这儿呢?当年唐玄宗搞的翰林院,跟晚唐和宋代的翰林院并不一样。晚唐和宋代的翰林院是掌管政令的,是中央的决策机构。但唐玄宗时的翰林院功能非常单一,就是陪皇上玩。比如皇上要在太液池里举办宴会,风光很好。皇帝说,来,让李白给写首诗,李白马上就得过来。正因如此,翰林院当然要距离皇上住的地方比较近。

\

  翰林供奉干什么的都有,下棋下得好的叫棋待诏,写文章写得好叫文学待诏,医术高明的叫医待诏。唐玄宗时期宫廷和民间都盛行斗鸡,唐玄宗还在翰林院里养了一个斗鸡供奉,叫贾昌。这个人特别擅长养鸡,他养的斗鸡不仅生性凶狠、武艺高超,还服从命令听指挥。贾昌走在前头,他养的200多只鸡跟在后边排成两列跟军队一样踏着正步前进。因为有这个本事,唐玄宗就给了他斗鸡供奉的职位。

  李白本来想要经邦济世,要当管仲、诸葛亮那样的人物。结果在这儿却被当做一个和斗鸡供奉一样的人物,所以很不甘心,就谋求要当中书舍人,到皇帝身旁去当秘书。结果他失败了,还传出了很多说法。按李白的说法是遭到了张垍等人的陷害,而后世的说法是遭到了高力士的陷害。实际上唐玄宗说得很清楚:李白这个人太爱喝酒,恐不能不言“温室之树”。这是个典故:汉代有个姓孔的大臣,在皇帝身旁供职多年,嘴牢到何等地步?在皇帝身旁当了二三十年大臣,跟皇帝的任何交谈,皇宫里的任何事,没跟家人说过一个字。以至于他老婆有一天问他,宫里温室殿旁种的是什么树?他说我不能告诉你。唐玄宗的意思是说,你李白能做到嘴这么严吗?你做不到,所以我不能用。

  4、大明宫的建筑细节

  陶制鸱尾形制巨大,龙的造型形态多样

  博物馆内展示了许多考古发掘出土的建筑构件,于赓哲教授择要做了讲解。

\

  一个巨大的鸱尾被摆在陈列的较前端。这是古代房屋屋脊两端卷起来的两个角之一,是陶制的、空心的。鸱尾的大小和建筑物的体量是成正比的,这么大的鸱尾足以证明,当时建筑的屋脊高度应该至少是在十二三米以上,相当于现在的三四层楼高。

\

  一根龙形灯柱,造型很吸引人。这是放在佛寺道观等宗教场所的供灯灯柱,顶上一般会放镂空的石灯。跟元明清不一样,唐代皇室还没有垄断龙的造型。皇帝虽然也被称真龙,但老百姓如果使用龙的形象,也不会有人找麻烦。所以可以看到唐代很多民间器物上也有龙的造型。唐代的龙形态多样,有飞的,有坐的,有走的。比如这个灯柱上的龙很明显是站立姿势,而北京的史思明墓里还出土了青铜鎏金坐龙。这根灯柱上的龙腿很有特点,细长而肌肉发达。宋代之后龙的形象越来越强调飞翔,腿也越来越粗短。到了明清时期,龙的形象被皇室垄断了。一般大臣虽然也可用,但用的时候什么三爪、五爪就有讲究了。“总的来说,唐朝不搞文字狱,没那么多忌讳讲究,是一个比较自由、平等和开放的时代。”

\

  一个沙盘模型,反映的是大明宫初建时的场景。沙盘上有的地方堆着建筑材料,有的地方工人正在夯土,有的地方搭着脚手架……在一处还建有高高的望楼,修望楼是为了站得高望得远,方便调度指挥。沙盘后面的大屏幕以动画展示的方式,展示了整个大殿的修建程序。当年修大明宫动用了数十万民夫,工程进行得很快。在唐高宗下令修建的第二年,这个宫殿的主体就已基本落成了。当然最先修成的就是三大殿,后宫那些建筑是逐渐补充起来的。

\

\

\

  展陈的建筑构件还有方砖、筒瓦、瓦当等。其中一块砖上有“官匠杨志”四个字。“这不是水浒传中的青面兽杨志,而是唐代一个叫杨志的工匠。这是‘物勒工名’管理制度的直接体现,为的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追责。”

  唐朝的工匠分两种,一种是官匠,一种是和雇匠。什么叫官匠呢?就是政府控制的各个门类的手工业工匠。政府把这些工匠控制起来,单独建立户籍,他们所有的产品政府全都包了。但这些人是半自由化的,不仅他们没有择业的自由,连子孙也没有。这种半强制的劳动,导致工匠的劳动效率和创造积极性不高。所以从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另一种工匠形式,即和雇匠。说白了就是按市场价外聘的拿工资办事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所以唐朝修大明宫的时候,既有杨志这样的官匠,也有和雇匠。

\

  其中两块砖上还留有手掌印。于赓哲教授说:“这要么是工匠制作时不慎留下的,要么就是有意的。若是有意的,可能是工匠不认得字,签名方式就是用巴掌在砖坯子摁一下,出了问题对巴掌就行了。那么留个手掌印,事后如何验证呢?从敦煌文书中可知,唐朝是用指节法来判断身份的,就是看指节的长短。因为每个人各个手指的粗细及指节长短不一样,所以通过量这个距离就可以据此判断身份。”

\

\

  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陶制下水管道也有陈列。“这种陶制管道一头稍粗一头稍细,可以一头套一头,几百个连成一个长长的下水道。在接头的地方还有个内圈,以保证套得牢。”

\

  一块透雕龙纹石栏杆看起来比较精美。这是太液池旁边的栏杆,只不过时间久了,两边的都断掉了。当年唐朝宫殿里用的都是这样的栏杆,厚重而精美。

  5、唐代人的审美观

  以胖为美并不意味着胖子多,而是审美观受到了佛教影响

  一位汉服爱好者提问:李白的《清平调》里写的“沉香亭北倚栏杆”,诗中男女主人公倚的就是这种栏杆吗?于赓哲教授打趣说:“虽然这首诗里写的是兴庆宫,但应该就是这种栏杆,只有这种石头栏杆才能撑得起唐朝那些胖美人。”

\

  于赓哲教授说,唐朝人是以胖为美。不过所谓唐朝的以胖为美,需要辩证看待。唐朝近300年,审美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初唐女性的审美还是比较瘦的,比如《步辇图》上唐太宗旁边那些宫女都很瘦。到了盛唐时期,可能是经济发达了,又崇尚尚武风气,再加上那时候认为长得胖的女性能生育,结果就造成了女性的体态审美越来越丰满。但这并不意味着唐朝时候胖子就一定多,而是说审美观是这样。不管初唐、盛唐,不管女性是胖还是瘦,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一张圆脸是必要的。这跟现在的审美就是不一样。现在的女孩子自拍要讲究角度,为了看着脸瘦还要加瘦脸滤镜,而唐朝一定是面若银盆。因为那个年代的审美观就是这样,认为那才是美。

\

\

  于赓哲教授认为,唐朝的女性审美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唐代佛教信仰非常盛行,而佛像有个共同特点,面部都比较丰满。唐朝的女性画像,也常见脖子有横纹,很多人以为是多层下巴。其实不是,它就是三道纹。“这三道纹在佛教造像中有讲究。有的典籍中把它叫做蚕纹线,还有一种说法叫三刀痕,流传的佛教故事和观世音救苦救难有关。所以中国的佛教造像,无论是佛还是菩萨,脖子上往往都有三道。现代人往往爱用现代视角代入,一看唐朝女性画像脖子上这三条横纹就说是双下巴、三下巴,实际上人家并没打算展现下巴,展现的是三道纹,认为这是吉祥之象。所以审美观这个东西很难理解,要理解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就必须得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甚至包括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不了解这些,光从胖瘦来讨论问题,谈论的只是皮毛。”

  6、唐代宫廷与马球运动

  连皇帝都是马球高手,无论男女都是马球爱好者

  在博物馆一个区域有一组唐代打马球雕塑,背后喷绘的背景是章怀太子墓的马球图壁画。

\

  于赓哲教授讲,马球在唐代非常盛行。当时达官贵人几乎人人都是马球的爱好者,连唐玄宗李隆基也是马球高手。在当临淄王的时候,李隆基曾代表唐朝去跟吐蕃代表队打马球。当时是唐中宗时期,吐蕃一个代表团到唐朝来出使,吐蕃人很擅长马球,提出来要跟唐朝国家队来PK一下,结果唐朝的国家队竟然打不过。唐中宗急了,问咱们还有没有高手?有人提议说,临淄王李隆基没问题。结果李隆基等四个人上场,打对方十个人,把对方打得大败,唐玄宗的马球技艺由此可见一斑。大明宫跟马球运动也很有关系,在大明宫清思殿曾出土了一块唐文宗时期的石碑,记述了清思殿旁马球场的建设过程。可见清思殿旁原来并没有马球场,后来由于宫内盛行打马球,在清思殿旁专门辟出了一大片空地搞了个马球场。

  唐朝马球兴盛到何等地步呢?不仅男子爱马球,女子也酷爱打马球。不过女性打马球有个天然短板,女性一般个子不高,力量也没有男性大,手臂也没有男性长。而唐朝的马是河西马之类的马,个头比现在的马更高一些。如果四肢不够长,打马球就比较困难。因此唐朝女性后来出现了两种打马球的方式,其中一种叫驴鞠,就是不骑马而改骑驴了,因为驴的个子比较矮一点,速度也稍微慢一点,不过也能享受打马球的乐趣。2012年西安发现了一座唐墓——晚唐泾原、镇海节度使周宝夫人崔氏墓。这个崔氏很有意思,墓葬里出土了鞍具、脚蹬子,还有驴的骨架。这就让人感觉很奇特了,陪葬也要陪葬个马才显得高大上嘛,哪有陪葬驴的啊?考古学家对驴的骨架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这头驴有特点,跟一般负重的驴不一样。从关节的磨损的情况推断,它经常做一种高速冲刺再急剧转弯的动作。这头驴的性格有点太活泼了吧?这是在干什么呢?有个合理解释:那就是这头驴根本不是平常种地负重的驴,而是打驴球的驴。由此可以推测崔氏夫人是一个驴鞠的狂热爱好者,爱好到希望死了之后也能到阴间打这种球。

  唐朝女性打马球,除了驴鞠,还有一种叫做步打球。什么叫步打球呢?就是干脆不要马了也不要驴了,直接步打,拿的球杆还是同样的球杆。唐代女诗人鱼玄机就专门写过步打球的诗。由此大家很自然会想到现代曲棍球运动。另外在日本正仓院里有很多唐代文物,其中一个唐代花毡的正中央有个图案,是一个小孩正在打步打球。也就是说,步打球这种形式可能更为女性和儿童所喜欢,因为它的对抗没有马球那么激烈,危险系数也低,很适合妇女和儿童来玩。步打球到了宋代,又衍生出了多种其他运动形式,其中一种就是捶丸,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门球。

  7、唐代人的饮茶习俗

  “还没有完全摆脱菜汤的做法,所以才要加各种佐料”

  博物馆一角展示了一套唐代茶器,是根据出土文物尤其是法门寺出土的唐代皇家茶器进行复原的,有储茶器、碾罗器、筛茶器、煮茶器等。

\

  于赓哲教授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除了常说的四大发明之外,实际上在农业方面也有四大贡献:第一,在8000年前左右成功培育了水稻,成为全世界的主粮之一。第二,最早培育出了大豆,大豆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同时撑起了油料和饲养业两个行业。第三,蚕桑业,丝绸也是中国的贡献。第四,就是给世界贡献了茶叶。根据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现在学术界已基本上比较一致地认为:茶叶原产于中国云贵高原。无论是大叶种还是小叶种,都产自于中国云贵高原。

  茶叶很早就产生了,但什么时候开始饮用,还有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刚开始,茶叶主要是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在使用,后来才逐渐走向中原地区。目前能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实物是在陕西汉阳陵出土的,很多人看了后认为,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应该从西汉算起。

\

  “但要我说,这个话不能说得那么绝对。因为茶叶最初被人们使用的时候,很可能并不是用来饮用的,而是有两种用途:一是药用,神农本草经里边就有茶叶;二是食用,它原本可能是被当作蔬菜食用的。汉阳陵的茶叶出土于15号外藏坑,伴随出土的是粮食,所以极有可能是当蔬菜来用的。西晋文献中出现了茶粥,是把茶叶放到粥里去煮,这完全也是菜汤的做法。”

  “唐代初期和中期,茶叶逐渐走向黄河流域。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山东泰山灵岩寺有一个南方的禅师教弟子们打坐,弟子们一到中午就犯困,他为了提神,给弟子们饮茶。结果从泰山灵岩寺开始,饮茶风气席卷了整个中国。”

  不过现代沏茶法出现得很晚,唐朝是煮茶法。怎么煮呢?要在里面要加很多东西,煮好后的样子简直都认不得。

\

  博物馆展示的储茶器是一只乌龟的形状,背壳被设计成了盖子。揭开盖子,里面有一个直径几厘米的茶饼,茶饼中间有个圆孔。于赓哲教授说,唐代的茶饼就是这个样子,大小也差不多,中间的小孔方便穿绳子。煮茶前,首先要用茶碾子碾碎,直到碾成墨绿色的粉末状。

\

  碾碎之后还要放到筛茶器里筛。筛茶器有两层,上层有个银罗子,晒出来的细末子就落到下层盒子里了。之后才能放到煮茶器里用水去煮。煮的时候还要加很多料,比如盐、胡椒、橘皮、姜等。

  于赓哲教授说:“如果再加点酱油,加几个鸡蛋,茶叶蛋不就出来了吗?简直是标准的茶叶蛋配方啊。所以这会是啥味啊?要真给现代人复原一个唐朝的茶,不见得现代人能喝下去。但为啥唐朝人喝茶要这样干?要我说,唐朝其实是一个过渡阶段,还没有摆脱原先菜汤的做法,所以才要加各种佐料。当然包括茶经的作者、茶圣陆羽等人在内,他们都反对这样做。但反对归反对,当时主流的煮茶方式就是这样的。”

  8、唐代人的正月习俗

  正月初七吃“煎饼”,正月十五有“假面舞会”和“情人节”

  现在是正月,正月里头唐朝人有什么习俗呢?

  于赓哲教授介绍,唐朝没有“春节”这一说,大年初一叫做“元旦”、“元日”、“元正”或“岁日”。每年政府规定“除夕元正假”,加起来也一共是7天,是除夕及之前三天,和初一、初二、初三。

  在唐代,正月初七是人日,这一天要登高,要拿纸剪彩,还要吃煎饼。“我们现在是立春吃煎饼,唐代是人日吃煎饼。唐代人吃的煎饼,现在已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了。但唐朝人所说的煎,一般是指现代人说的烙,所以可能是一种烙饼。唐朝时因为还没有发明炒锅,所以烹饪方式中没有炒,但烤、煮、蒸、煎、炸这些手段都有。至于炒的烹饪方法,是从宋代才开始流行的。”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观花灯景象

  正月十五在唐代叫上元节。上元节干什么呢?第一是观花灯,第二是吃节令食物。节令食物有丝笼,有上元油锤,但还没有元宵、汤圆。正月十五的风俗来自于上古时期对太一神的祭祀。“天神贵者太一”,这是《史记·封禅书》里边的话。对太一神的祭祀都是放在东南郊进行的。祭祀时间原本不固定,有春天,有秋天,汉武帝时固定在了正月十五,由此上元节就出现了。上元这个名词发展到后来成了道教名词,但也融入了佛教元素。佛教有燃灯,跟上元节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正月十五观花灯的风俗。唐朝的观花灯非常兴盛。

\

\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第一次见到薛绍的镜头

  长安城平常实行宵禁制,一年只有三天不宵禁,就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大家可以自由上街观花灯,因此热闹非凡。本来唐朝两性交往就比较自由,这三天又不宵禁,结果正月十五就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了。从隋代开始还有一种风俗,大家正月十五上街都戴着面具,跟假面舞会一样,男男女女都这样,大家很欢乐。这个情节在电视剧《大明宫词》里就有呈现。不过这个风俗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后来有大臣给皇帝建议:太伤风败俗了,戴个面具,男男女女在一起,很不严肃,所以干脆就把这一风俗就给禁了。不过,正月十五仍是非常热闹的日子。

  唐代正月十五还有一些民间风俗,比如用豆糜来涂门户。豆糜就是豆渣,用豆渣蘸上油,然后涂到门板上,说这样可以发财。此外还要迎厕神,又叫迎紫姑。为啥要到厕所里边迎这个神呢?在这里特别要说一下,可别上苏轼的当。苏轼写过一个紫姑篇,说紫姑是唐德宗时期的人,其实在南北朝时就有这个传说了。说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但命运多舛嫁人做妾,结果正房彪悍得不得了,把紫姑欺负得最后“激愤而死”。就是被迫害死了,而且据说就是死在厕所里了,因此紫姑就变成了厕所之神。那要怎样迎紫姑呢?每到正月十五,乡村的人就要扎一个草人,穿上女人的衣服,放到厕所旁边,几个人抬着,然后念念有词说:大郎不在,曹姑不在……曹姑是谁呢?就是那个正房啊。这女孩可真可怜,都变成厕所之神了,还要怕自己的老公和正房。当抬着草人的人觉得肩膀上一重,好了,这就迎上来了。迎了干什么呢?把她迎到一个沙盘前。紫姑草人手里拿了一支笔,把它靠近后,据说那个笔能在上面画出字来,能卜吉凶。说白了,这就是扶乩仪式。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意思是明亮的月色和五彩的灯光洒满了京都,达官贵人乘坐的马车阻塞了街道。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厕神紫姑。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张杰 马虎振/图(部分资料照片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提供)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 文物 唐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