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北大学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2-03-11 16:18:32 编辑:方正 作者:赵瑞利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3月10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张志飞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发现的地球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苔藓虫)化石,入选本次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另悉,由西北大学校友付巧妹、王军分别率领团队完成的“解锁东亚长时间尺度下古人群动态演变和适应性基因演化”和“晚古生代化石宝库‘植物庞贝城’系统研究”两项成果也入选了本次“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

\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上已知的最为宏伟的两侧动物生命爆发事件,在5.3亿年前后的地层中,突然爆发性地出现了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的早期祖先代表。其中包括了大型的捕食者和奇异的各种动物类型。但地质历史中非常重要的动物门类—苔藓动物门,在寒武纪却一直缺乏确凿的化石记录。该门类个体微小,群体生活,模块化生长,生态复杂,因此被认为是奥陶纪大辐射的产物。

\

  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张志飞教授带领的国际科研小组,通过酸蚀处理技术在陕南镇巴县小洋镇小洋坝剖面灯影组西蒿坪段,发现了地球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苔藓虫)化石,研究发现两侧动物模块化生长和群落分布比想象的要早得多,表明现代苔藓虫可能起源于群居的祖先类型而不是单体生活祖先。

  该化石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舒德干院士团队提出的“地球动物树成型和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完善了寒武纪地球动物树历时四千万年的构建过程,有效地衔接了地球动物三大亚界(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爆发性、分阶段出现的化石证据链。这一发现将苔藓动物门的地质历史从奥陶纪前推到寒武纪大爆发早期,前推至少5000万年。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近几年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在科学原始创新方面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有四项成果先后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此次是该团队研究成果第五次入选,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

  “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始于2017年,每年评选一次,由中国古生物学会负责发布。该评选旨在激发古生物学者的科研热情,宣传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方向上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同时,促进我国古生物学的科学普及,推动古生物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工作。

  该评选工作至今已举办六届,每次评选均受到学界、社会广泛关注,极大促进了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每年入选的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科学家和我国科研机构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古生物学及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重大科学成果,对于探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加强科学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1) 解锁东亚长时间尺度下古人群动态演变和适应性基因演化;

  2) 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

  3) 热河哺乳形动物的挖掘趋同演化与脊柱的演化发育意义;

  4) 内蒙古早白垩世新化石揭示被子植物起源之谜;

  5) 古生物脂类对不同古气候因子的重建和示踪;

  6) 晚古生代化石宝库“植物庞贝城”系统研究;

  7) 雪球地球冰期结束后全球古海洋环境的精细刻画;

  8) 古-中生代之交大气CO2浓度升高与陆地生态系统扰动;

  9) 中国发现晚更新世一个新人种:龙人及其独立第三演化支序;

  10)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典型埃迪卡拉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古生物学 西北大学 团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