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小张考研频遭他人恶意修改志愿,此事10日经过上游新闻独家报道后,引发全网热议。4月11日,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小张因此错过了最佳调剂时间,但经过认真准备线上复试,她还是收到了来自某大学的待录取通知。
小张收到待录取通知就选择接受 来源:受访者供图
当事人收到待录取通知
4月11日,上游新闻记者在江北区五里店见到了小张。她向记者展示了在研招网上收到的某大学待录取通知信息。“昨天晚上收到待录取通知的,一收到我就立马选择了接受。”她哭着表示,她担心如果自己不立马接受,信息很可能被篡改为拒绝接收,那今年就没办法读研究生了。“会不会这辈子考研都受影响?”
小张遭他人恶意修改志愿经过上游新闻报道后,引起待录取学校的研招办注意。“研招办的老师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录一个代表本人意愿的视频以及手持身份证的视频,确保是我本人操作。”小张告诉上游新闻记者。 除了待录取学校,小张所在的大学也介入了此事。“我也把相关的说明情况发给老师了。”小张表示。
“太可惜了,影响的可是一个人学业和前途啊,必须把背后恶意操作的人揪出来!”小张的一位大学同学透露,小张是班长,学习勤奋踏实,人缘挺好,这次考研分数也不错,被人恶意修改考研调剂志愿,白白浪费了36小时,错过了最佳的调剂时间。“如果不被恶意填报,她调剂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多个陌生IP登录她的账号
被人恶意修改考研调剂志愿事情发生后,家人给小张换了另一台电脑进行登录。按照学信网(注:登录研招网要求用学信网账号进行相关操作)网站客服人员的建议,小张重新更换了绑定的手机、密码、安全邮箱和密保。“电脑换了,账号能改的统统都改了,就差重新注册一个号了,但还是被人登录了。”小张说,被别人异地登录后,对方还修改了密码,这也导致她多番登录失败,不得不多次重新找回密码。
小张向记者展示了登录状态截图,记者查询发现,多个陌生IP登录地点在重庆,有IP显示在新疆,新疆这一个IP最近一次登录是在9日下午。
目前,警方已介入此事。
知情人士分析,结合小张之前被人取消考研报名,此事更像是有人恶意炒作,具体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有人告诉小张姐姐称,遇到类似情况 来源:当事人供图
记者发稿前,小张的姐姐张女士向记者发来一张对话截图表示,有考生看到报道后联系到她们,表示遇到了类似的事情。“那个人说,登上招研网发现被别人填了两个调剂志愿,还有异常IP在调剂系统开放那天频繁登录,正纠结要不要报警。”记者也试图与这位考生取得联系,但截至发稿前,对方暂未回复。
关于此事的后续以及是否还有考生遇到类似的情况,记者也将持续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不到两月就将迎来高考,对于考生来说,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警方提醒考生,不要在网络晒出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考生号、准考证、成绩单等,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取。
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受访者图
延伸阅读
女生考研被他人多次恶意修改志愿 疑因个人信息泄漏
大四学生小张参加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然而发生了一系列怪事:自己的学信网账号被人登录,先是被取消考试报名,接着,考研调剂志愿又被乱填写一通。
“到底是谁在背后操作?”她既气愤又焦虑,多次修改密码都无效,为此,还报了警。
考研报名信息多次遭人更改
差点失去考试和志愿调剂机会
10日,上游新闻记者(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采访了解到,小张今年22岁,重庆人,是新疆某大学的大四学生。
去年12月,她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下来后她收到了第一志愿大学的复试通知,不过复试时被刷了下来。
4月6日,考研调剂系统开通。小张不想错过填报调剂志愿这个继续读研的机会。
“按照规定,一次可以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小张说。
当天凌晨,她自己的学信网账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要求用学信网账号进行相关操作,对考研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发现密码错误,而且接连两次登录都未成功。这让她非常诧异:好好的密码,又没修改,怎么会显示密码错误?
改为微信登录后,她成功进入网站。不过却再次傻眼:“调剂志愿已经被填了!3个志愿学校都已经填好,却都不是我想报的。我是物理专业,被填报的专业不是化学就是应用数学、系统科学,完全不相关,被拒绝是肯定的。此前我从来没有了解过这几所学校,正常来说,根本没理由去报这些学校。”
被人填写的调剂志愿都与小张所读的物理专业无关
而且,调剂志愿填写之后无法即刻修改,有36个小时的锁定期。
“果不其然,因为不符合专业学科要求,这些招生单位都把我拒绝了。”她表示,虽然之后重新填报了调剂学校,但已经对自己造成了影响,“比我分数低的同学,都收到了调剂学校的复试通知,我还在为填报而发愁!”
小张透露说,自己的账号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人恶意操作了。去年11月,也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导致她差点无法考研。
她回忆,当时自己也是通过学信网账号登录进行网上报名,然而当自己再次登录网站进行确认和照片上传时却发现,报名被取消了。
“这根本就不是我自己的操作,当时报名已经截止,我不得不向新疆当地教育考试院求助,他们给我申请了新的报名编号,我才有考研资格。”她说,因为当时问题已解决,自己又忙着备考,并没有深究。
截至记者发稿时,小张发来消息称,已收到了重新填报调剂学校的复试通知,她正忙着准备线上复试。不过,她仍然非常担心自己的考研信息会再次被篡改。
小张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
上游新闻记者查询注意到,按照研究生招生调剂流程,复试通过后,招生学校会发来待录取通知,规定时间内需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确认,考生此时也可以网上取消录取。“如果恶意操作的人再次登录我的账号取消录取,那我可能失去被学校录取的机会!”
有异地登录痕迹
个人信息或已经泄露
小张表示,自己的账号密码并未告诉过别人,一起考研的同学也不存在同校竞争关系,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她还表示,她向学信网客服反映后,对方提醒她重新设置了密码,并取消了密保。但这些操作并没有起到作用。“客服还建议我重新注册账号,不过,我担心考研信息丢失,就没有注册新账号。9日晚上,又登录失败,我再次修改了密码登录,发现有个志愿又被修改了。”她说,密码被人多次修改登录,自己的手机却没有收到过非本人操作的任何一条验证信息。
最后,她选择了报警。“我会全程配合警方调查!”她表示。
小张还向记者发来了登录时显示的IP地址。记者查询发现,多个地址IP显示为重庆,但其中有一个地址显示为新疆,登录时间都为深夜或者凌晨。
这个异地登录IP地址,常在深夜或者凌晨登录
记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现,在修改账户密码时,如果知道注册邮箱、姓名和身份证等信息,不需要发送手机验证码也能重置密码。
小张猜测:“我人现在重庆,这个新疆的地址会不会就是恶意操作的人的IP?我是在新疆读的大学,会不会是熟人作案?”
这个异地登录IP地址在新疆,巧合的是,小张读的大学就在新疆。
对此,学信网客服人员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收到小张反映调剂信息被更改的问题后,他们一直在进行核实,也一直在提供解决办法,但技术人员没办法查到登录IP的具体地址,只能联系网警进行调查。
客服表示,向小张核实情况时了解到,之前她没有修改过密保,如果密保问题泄露,也可以通过之前的密保进行密码找回登录。
该客服人员建议小张,找一个没有注册的手机号进行注册,登录调剂系统之后,根据提示把之前的信息关联到新账号,提供相关材料到客服,由平台协助将之前的账号注销,这样这个账号其他人就无法再登录。
IT业界人士胡先生向记者分析说,虽然泄露方式和背景不清楚,但应该是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黑客攻击的可能性小,如果是黑客攻击,很可能是大规模、大范围的,但就了解到的情况看,似乎小张只是个例。”
至于登录IP地址,胡先生解释说,登录IP地址指向哪里,并不具备百分百的关联;当然,也可能的确是异地登录。
胡先生建议,如果小张有怀疑对象,可以直接向怀疑对象表明,并提前搜集好对话截图、语音、视频方面的证据,提供给警方。
律师说法:
盗号、改信息或涉嫌多个违法行为
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潘兴旺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考研学生账号被别人盗取,盗取后还被更改了考研、调剂志愿等信息,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涉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他认为,人为盗取他人账号并恶意操作,属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若造成了严重后果,可能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外,考生通过计算机考研志愿填报信息系统填报志愿,属于电子通信行为,可以将该行为理解为考生将自己选报志愿的电子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送达招生部门。所以,擅自修改、增加等行为,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涉嫌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若未达情节严重的程度,不能被认定为犯罪,其行为也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进行非法修改,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等处罚。
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