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定位是什么?近日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表示,从展示的内容看,陕西考古博物馆可谓是国家文明的展示中心。
种建荣说,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与国家起源地。所以考古的是陕西,揭示的是中国。中国主流文明的周秦汉唐,它们在陕西的遗迹要么是都城,要么是陵墓,这些都是国家文化的代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陕西考古博物馆其实可谓是国家文化的展示中心,不仅仅是为某一省某一域的。
同时,陕西考古博物馆也可以说是国家文明的展示中心。在这里面,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在延续发展;在这里面,大家能看到中华文明从古到今你我相连、古今相通的文化基因的存在。5000年文明信史是怎么连续发展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一脉贯通的,这都是陕西考古博物馆要讲的内容。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考古学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百年历程。一百年前,它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一百年后,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考古学从来都不是沉迷于饾饤考证、“为研究而研究”的乡愿之学;也不是简单堆砌资料,“见物不见人”的泥古之学。而是赓续文脉、传承文明的经世之学,是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强国之学。
新百年中国考古该怎么发展?作为行业排头兵的陕西考古,应当肩负起“凝练文明基因、阐释传统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守正创新,引领示范,为未来做好新时代中国考古提供陕西智慧。
“‘一馆四中心’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就是我们为新时代考古提供的陕西方案。250亩地和七座楼只是个壳,它核心的内涵是集‘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社会教育’四大职能于一体,这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一个学科架构。”
种建荣说,考古研究,过去是断代考古,现在是断代考古+专题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文物保护过去在考古研究院里只是考古的辅助工作,现在应该是和考古研究并驾齐驱的,为此专门建设了国家和省级的实验室体系来支撑文物保护。
“要实现文化惠民,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把这些东西展出来。重大考古发现,我们的展览不仅有文物,而且有遗迹。这些场景通过重要要素的聚合,洞见的是古代文明的现场,激发的是我们中国人对自身文明的自豪感。我们就是要彰显中化文明的灿烂成就,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古代。”
“而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回答的是如何让过去拥有未来的问题,它们是让文脉得以延续的武器。在这里面还可以看到考古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过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篇论文,而且一个研究的过程。现在所有考古人承担的不仅仅是研究者这个角色,而且还有着文化阐释者、文化传播者、遗产保护的角色。这都是对未来考古的一种回答。”
“未来的考古应该怎么做?过去我们的重要工作是构建物质文化史,重建所谓的古代史。新时代恐怕我们最重大的使命就是对文明和文化的阐释,要发掘文物背后的事,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用这种文化的自信来激发我们对道路的自信,对民族复兴的历史趋势的认知。我觉得,陕西考古博物馆就是新时代中国考古的陕西方案。”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摄影: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