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2022年4月29日,西安市举行“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就市发改委贯彻落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市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西部经济强市”、“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打造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等六大奋斗目标,今年是落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围绕市委确定的目标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推进以下任务落实:
一是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做好粮油、煤电油气、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强化企业生产服务要素协调保障,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全力推进经济稳增长,完善经济稳增长工作机制,强化协调联动、精准调度,力争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建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聚焦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超前谋划一批项目,形成滚动发展机制。
二是突出抓好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启动西安市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抓好897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194个新开工项目上半年开工80%以上、三季度全部开工。创新拓展投融资模式。持续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促进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REITs)市场健康发展,积极策划一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尽快实现发行。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牵头抓好氢能产业链育链、补链、强链、延链、增链工作,落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聚集区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撑。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补齐新型消费发展短板。推动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推进西安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推动绕城以内物流园区“退城入园”工作,引育物流龙头企业,力争4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过60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盘活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兑现新兴产业奖补资金,持续推动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四是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国际开放大通道。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提升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质量效益,开行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吞吐量达30万标箱。持续开通国际航线,扩大第五航权使用范围。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区域合作事项落地落实。加快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功能定位,指导开发区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生态,持续激发发展活力。协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园区提档升级和县城建设,提升远郊区和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五是持续深化创新改革。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抓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地实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高标准策划和组织2022年“双创活动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政府类和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10个、6个工作日内,确保项目审批限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力争“获得电力”“招标投标”等指标在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测评排名进一步提升。强化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加大对明令取消、停征和减免收费项目的清理力度,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六是着力提升城市能级。统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强西安都市圈建设顶层设计,制定都市圈建设推进方案,策划都市圈建设重大项目。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蓝田通用机场建设,推动西延、西十、西康高铁建设,加快推进地铁项目建设,确保年前地铁6号线二期开通运营。推进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输电电网建设,力争“迎峰度夏”前全市电网安全供电能力达到1200万千瓦。加快天然气应急储气调峰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天然气保障能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部署新基建项目,积极构建新基建应用场景,推广新基建应用示范。
七是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出台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推动富民惠民相关措施,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聚焦民生保障补短板,持续推进医疗、教育、民政、体育等领域项目建设,完善“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增强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体系。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挥粮食储备吞吐调节作用,增强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