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网购生鲜商品中的保鲜冰袋该何去何从?回收体系亟待建立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2-06-18 06:45:34 编辑:张佳萌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冰袋上没有标明具体成分、生产厂家等信息

  时下正值年中大促,很多人选择在网上购买生鲜,如时令水果、海鲜、雪糕、乳制品……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在生鲜运输过程中,保鲜冰袋的使用已经成为行业标配。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冰袋该怎么处理?它属于什么垃圾?能不能重复使用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包装上成分标注不清 如何处理市民犯难

  近日,市民小李接到快递员电话后,急忙去小区门口取快递,她没敢让快递员把包裹放在驿站,因为这是她刚买的一箱雪糕。得益于泡沫箱里的5个冰袋,拆封后小李发现雪糕还是硬实的,但她很快犯了难——随雪糕“附送”的冰袋没有安放之地。“每次在网上买水果、酸奶之类的生鲜商品,卖家都会用冰袋进行保鲜,我一般会把冰袋存放在冰箱里以备不时之需。”小李说,虽然冰袋上写了可以重复使用,但越囤越多,势必要丢弃一部分,因为不知道冰袋里面是什么成分,包装上也没写,随意丢弃会不会破坏环境?如何处理冰袋令小李烦恼起来,再三考虑,她最后直接扔掉了多余的冰袋。

  “我以为里面是水,剪开塑料包装才发现是一种很黏稠的物质。”市民周女士打算把冰袋里面的东西倒掉再丢弃,却发现里面不是水,只好收集起来扔进垃圾桶。采访中,多名受访市民均表示,收到生鲜商品后,会在冰箱里留几个冰袋用于食品保鲜或者冰敷,然而数量一多,就会选择直接丢弃,毕竟冰箱容量有限。

  记者也从自家冰箱里找出两种由不同商家配送生鲜商品时使用的冰袋。上面均写有“生物冰袋”“请勿食用”的字样,背面的注意事项里写着“本产品无毒无异味、无副作用”或“干净无毒,安全环保,其袋内不可食用”等字样,但均未标明具体成分、生产厂家等信息。

  记者走访

  冰袋暂无回收渠道

  记者了解到,这类冰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外包装是塑料,填充物是低温蓄冷液,可以重复使用,那么,生产厂家能否回收呢?记者随机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冰袋价格基本每个在两三角到5元不等,销售人员都表示生产企业没有回收冰袋的业务。

  记者还走访了西安部分生鲜超市、餐饮店等,发现商家都有使用冰袋的情况,但无回收冰袋的服务。“我们家发往全国各地的肉一直附冰袋,既方便又保鲜。”在东关南街一家熟食店里,一名正在打包生鲜订单的店员告诉记者,他们一天最多能用到100多个冰袋。

  记者联系了一家位于浙江的冰袋生产商,该公司一个月共售出20多万个冰袋,一名工作人员称,公司生产的冰袋成分都是一种高聚化合物,与尿不湿的成分类似,注水就能使用,对环境无污染,可以降解。一般用于快递物流的冰袋在销售之后,企业就不会再回收了,至于使用后的冰袋如何处置,完全由客户决定,“能够重复使用,也可以将冰袋剪开,将内部材料倒在土壤上,不会污染环境。”这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还走访了部分快递站点和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均表示没有听说过回收冰袋的业务。

  行业尚无相关规范

  回收体系亟待建立

  针对冰袋如何处理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主任孙建军,他表示,冰袋的内容物大多数为水溶液,理论上不能直接进入焚烧阶段。冰袋内容物一般来说都是无毒无害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冰袋剪开,将里面液体排掉,再将塑料袋作为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他说,对于冰袋的使用和回收,以及其他塑料制品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目前行业还没有相关规范,几乎所有的冰袋都没有明确标注其成分和处理方法,而且大多数冰袋外包装是普通塑料袋,并非可降解塑料袋,会造成一定的环境负担。

  电商生鲜业务发展迅猛,冰袋的用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就造成了冰袋生产厂家众多。记者发现,目前冰袋生产领域缺少监管机制,没有行业统一标准,因此参差不齐。

  有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无法回收冰袋的原因是冰袋本身回收价值不高,和市场收集运输及分解成本不成正比。这需要从更高层面,建立一个“厂家、商家、消费者”三位一体的回收系统。冰袋这种新兴业态产生的废物回收、处理、利用,应考虑建立完整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除了倡导个人层面循环使用外,更需要在生产、流通全环节建立相配套的回收体系。

  记者也了解到,为了避免冰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部分生鲜电商企业采用了其他的保鲜方式。如使用保鲜冰箱配送生鲜,快递员把食材送到居民家中后,将冰箱带走循环使用。或是在小区设置驿站,快递员将同城订单送到驿站顾客可以自存自取生鲜。

  文/图 记者 袁玥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生鲜 冰袋 回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