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陕西省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走进铜川、渭南这些项目将解决不少“卡脖子”问题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2-06-22 22:54:27 编辑:方正 作者:肖琳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

  6月22日,陕西省2022年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先后走进铜川、渭南6个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

  第一站:铜川

  铜川玲珑年产1520万套高性能子午钢轮胎生产线

  助力铜川市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6月22日上午,观摩团走进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工业园区的铜川玲珑年产1520万套高性能子午钢轮胎生产线项目,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百余台(套)大型机械和车辆来回穿梭,运送土方。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今年4月份开工,预计到2027年投入运营。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玲珑轮胎铜川工厂是该公司在国内的第六个生产基地,占地1435亩,主要建设年产12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30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10万条航空胎、10万条特种胎和50万条翻新胎,配套开展土建工程及基础设施工程。不论是投资强度或是产值等方面均是铜川历史上令人鼓舞的大手笔项目。项目将依托轮胎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按照智能化生产线标准建设,助力铜川市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形成“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的产业格局。

  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年产值453万元,亩均年税收24.4万元,带动就业2700余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征迁等工作,正在进行土方施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铜川天策碳纤维材料加工生产线项目

  将解决我国沥青基碳纤维的“卡脖子”问题

  百吨级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千吨级通用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1米幅宽预浸料生产线……这一项目建成后将使我国面临的沥青基碳纤维“卡脖子”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优化陕西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结构,形成国内领先的煤系新材料产业链。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于今年2月份开工,目前,5吨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和1米幅宽预浸料生产线已调试完成,50吨沥青碳纤维产线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整线安装。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国介绍,目前该项目两条产线的设备已经到位,正在进入安装调试阶段,产线的产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同时,产品的性能在国内也代表领先水平,“我们的产品是来源于煤炭或者是石油,铜川作为一个传统的煤炭城市,需要进行城市的转型升级,我们的产品能够把低端的煤炭产品做成高端的碳材料,乃至更高端的碳陶复合材料。能够用于航天航空以及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产业,能够促进铜川的转型升级以及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张建国表示,由该公司在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工业园区投资3.7亿元建设的铜川天策碳纤维材料加工生产线项目主要建设碳基新材料研究院、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

  据了解,该项目将解决我国沥青基碳纤维的“卡脖子”问题,优化陕西省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结构,助力铜川高科技转型升级,形成国内领先的煤系基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年产值1143万元,亩均年税收47.6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铜川凯立稀贵金属催化剂生产线项目

  填补铜川及周边地区稀贵金属材料规模化生产的空白

  亩均年产值990万元、亩均年税收40万元、带动就业200人……由铜川凯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凯立稀贵金属生产线项目加快建设,目前这里正在进行厂房、仓库、办公楼主体建设。

  铜川凯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贵金属催化剂及催化技术、贵金属化合物、贵金属回收再加工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精细化工、能源工业、医药化工、液晶材料等诸多领域。据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之翔介绍,凯立稀贵金属生产线项目占地101亩,主要建设2000吨/年新型纳米稀贵金属催化材料生产线、2000吨/年废稀贵金属催化材料回收线、新型催化剂开发和评价检测线。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厂房和办公楼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部分生产设备已完成订购,预计四季度一期投产。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一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拥有年产各类高端专项化学品及医药中间体1000吨的能力,提供新型环保催化剂、催化材料和催化技术的研发和服务,填补铜川及周边区域稀贵金属材料规模化生产的空白。

\

  第二站:渭南

  富平县西飞民机研发中心项目

  将为国产民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平台 带动就业约1500人

  位于渭南市富平县的西飞民机研发中心项目于今年2月份开工,预计2027年完工。该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建设内容包含01、02两个地块,其中:01地块占地面积约79亩,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办公楼、综合试验楼、铁鸟试验楼、行政办公楼等4幢建筑单体及地下室等附属设施;02地块占地面积约89亩,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客户实训楼、客户服务办公楼、青年楼、专家楼(A-F)、预留办公楼等10幢建筑单体及地下室。

  富阎集团副总经理刘松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国产民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平台,促进民用航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各类要素在园区聚集,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融合,提升区域航空装备和先进制造业配套水平,带动航空制造、维修、培训、会展等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区域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预计亩均年产值357万元,亩均年税收119万元,带动就业约1500人。

  截至目前项目完成投资8400万元,正在进行基坑开挖、边坡施工、桩基施工及相关临建施工。其中,土方开挖已完成18万立方米,占总量的90%;边坡施工完成5800平方米,占总量的96.6%;灰土挤密桩施工完成19360根,占总量的 58.1%;完成部分场内临建设施施工,完成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

  达刚控股总部基地-筑路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建设项目

  促进渭南装备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 带动就业700余人

  该项目位于渭南高新区,于2020年4月份开工,占地202亩,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厂房、辅助办公楼、倒班楼,购置安装一体化预处理、喷涂、装配、控制等生产设备。

  达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该公司的前身是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学院)沥青加热课题组,致力于研究解决公路建设中沥青材料的加热问题。如今,达刚控股已发展成为集“高端路面装备研制+公共设施智慧运维管理+危废固废综合回收利用”等业务板块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与养护、公共设施管理、环保、病媒防制数据化等多个领域。

  在项目刚刚建好的厂房里,华商报记者看到了一字排开的适用多领域的功能车辆,达刚控股总裁傅建平有些兴奋的介绍,达刚控股率先生产了全国首辆医废垃圾应急处理设备,目前,经过科研团队17个月的研究与攻坚,这套医废垃圾应急处理设备即将在今年七月正式上市。傅建平在介绍该项目时表示,整个项目总投资8个亿,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7亿元,其中2022年将完成投资1亿元,目前数字化养护中心建成运营,生产厂房、办公楼、倒班楼主体封顶,进行厂房内部隔断施工,预计6月底部分设备安装完成,具备调试条件。

  “这个项目建成达产后,亩均年产值1200万元,亩均年税收100万元,带动就业700余人。我们将依托先进技术能力,结合数字化技术,建设集筑路机械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养护运维为一体的总部基地,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渭南装备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傅建平介绍。

  木王科技测试自动化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重点攻关半导体测试中的“卡脖子”难题

  渭南木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的精密五金、微电子测试探针和测试方案提供商。位于渭南高新区的木王科技测试自动化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占地74亩,分两部分建设,新建垂直探针卡、MEMS探针卡、射频探针及射频连接器等测试自动化智能装备生产线。

  渭南木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福斌在介绍该项目时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半导体测试中的“卡脖子”难题,为加快推进半导体测试装备全面国产化贡献力量。预计亩均年产值1756万元,亩均年税收223万元,带动就业约600人。截止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1-5月完成投资1.5亿元。北区厂房建成,生产设备安装完成,于2021年投产;南区4栋厂房及1栋研发楼主体建成,正在进行外墙砌体和管线安装,预计10月建成。

  华商报记者 肖琳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