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陕西省总工会发表致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

综合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2-08-19 09:03:00

  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

  值此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省总工会谨向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并向默默支持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逆行而上,坚守在全员核酸、医疗救治、疫苗接种、病毒消杀、病例流调、防疫宣传的最前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构筑起守护人民安康的“铜墙铁壁”,彰显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新气象新作为,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疫情尚未消除,大考还在继续。希望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继续肩负起守护全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初心与使命,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和抗疫精神,进一步发挥疫情防控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希望你们加强防护,保重身体。全省各级工会组织要当好服务员,努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祝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节日快乐,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陕西省总工会

  2022年8月19日

  >>名词解释

  中国医师节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今卫健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2021年8月20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其中明确规定每年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

  很多人说90后很自我,但疫情暴发以来,无数个90后用行动证明了90后是有担当的一代,是奔涌的后浪,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在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时,让我们一起走近几位90后医生,听听他们的故事。

  医生夫妻结婚纪念日

  “我值班,她戴着头纱陪我”

  王文是商洛市中医医院内八科一位90后医生。他说,与中医的结缘最早可追溯至初中阶段……

  在选择职业的路上也曾徘徊过

  1994年出生的王文,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4月进入商洛市中医医院内八科工作至今。

  谈起与中医的结缘,王文说,最早可追溯至初中阶段。当时他被诊断为心肌炎,西医治疗无起色后,前往中医医院进行中医药治疗,病愈后便对中医产生了兴趣。高中阶段,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萌发了强烈兴趣,通过《诸子选读》进一步了解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高考时果断选择了中医学专业。

  人生有许多机会,路怎么走全凭自己的选择。王文在大学期间喜欢上播音主持,大一、大二多次参与学校各种活动且获得不少荣誉。“年轻时我曾沉醉在虚荣的吹捧中,但大二大三期间,在跟诊刘长江教授过程中,看到很多为病魔所困的人因为刘教授的妙手回春而获得健康,这让我找回了初心,创办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渭水医社,将生活和学习重心放在医学上,自此连续数年一直跟诊,直到现在,每每有空也会回到学校了解和交流最新的学科动态。”王文告诉记者。

  成为职业医生

  也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引路人

  毕业后,王文成为商洛市中医医院一名中医医生,他发现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工作还是有些区别,真正面对病人那一刻起,他就要为病人负责。他也曾因工作问题闷闷不乐过,但发现病人康复的喜悦远远大于自己负面感受后,他渐渐释怀了,并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科室中坚力量。如今,他已是一位独立的临床主治医生,也有了自己的学生,成了不少年轻人从医道路上的引导者。

  “从医经历对我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医生的使命和职责,也让我更热爱我的职业。记得曾有一位多次在我这里诊治的病人,身患高血压和心脏病,家庭条件一般,为了缓解他的压力,我给他转了500元,但这位病人把钱退回来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作为医生不仅要注重病人的病情,更要了解他们的内心并尊重他们,这位病人的坚强让我记忆深刻。还有一次,我给病人治病时,按照病情做出详细的诊治方案,但有些慢性疾病转变非常慢,当初稳住病情后还需后续治疗,但我听说这位病人对外称我是一位只知道赚钱的医生,听到这样的评价那一刻很沮丧。后来我反思,可能是自己与病人沟通存在问题,可能是过于专业化造成病人的不理解。”王文说,不管面对病人的康复或不理解,对他而言都是一种收获。

  他与妻子是校友更是“战友”

  王文的妻子是他的学妹,两人在校期间确定了恋爱关系,毕业后很幸运都在商洛市中医医院工作。王文作为党员,还是妻子的入党介绍人,这也增加了两人之间的“战友情”。两人工作后没多久就结婚了,如今孩子已经4岁。

  “我和妻子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又在一个医院工作,她是儿科医生,我是内科医生。她现在是正在攻克肿瘤学的研究生,所以家务主要由我来承担。虽然平时工作忙,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抽空陪孩子。女儿虽然才4岁,但对人体世界充满好奇与兴趣,知道心脏听诊的五个听诊区,知道血常规的常见项目,还知道人体的11个系统等。看到孩子对医学很好奇,我也挺欣慰的,也愿意成为她探索人体世界的引路人。”王文说。

  “我和妻子约定每年结婚纪念日这天去拍张简单的婚纱照。2020年那天我在值班,没办法和她一起拍婚纱照,妻子中午给我送饭时拿出简易头纱在科室里拍了一张。那是我身为医生平凡忙碌的一天,也是我身为丈夫独特而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很高兴它们在没有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得到了记录。”王文说,“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她在我身边陪着我,我认为这就是幸福。”

  和王文共事两年多的闫卓越告诉记者,王文对待患者像亲人一般,是整个科室学习的榜样,更是医院90后医护人员的学习榜样。

  内八科主任张建平告诉记者一个王文的故事:“有些病人年纪大了,儿女没时间陪护,经常把药物弄混。王文担心患者服药过量影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特意用小纸包把患者的药物一粒一粒分好,每天按次交给患者。‘医者仁心’用在王文身上再恰当不过,他待病人如亲人,同时专业技能娴熟,态度认真,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内科医生,希望未来的他能不断地挑战自我,在中医医学上发挥出更多的光和热。” 华商报记者 程娟

  掌握绝活、心藏“小目标”

  肛肠科女医生的日常 超乎你想象

  梳着简单的马尾辫,随意配搭的T恤和牛仔裤,打招呼时扬起的嘴角……若不是看到她换上白大褂穿梭在病人与病房之间,很难将这名90后的阳光女孩和“成天与屎尿屁打交道”的工作联系起来。孙敏,今年32岁,是汉中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肛肠组一名医生,2017年入职后,成为该科住院病区唯一的女肛肠医生,与一众男医生并肩共事。

  出人意料的选择:阳光女孩成为一名肛肠科医生

  要问医院里容易让病人产生抗拒的科室是哪个,肛肠科一定榜上有名。这个别人眼中有些特殊和尴尬的环境,孙敏却从来没有过偏见。

  1990年,孙敏出生在汉中一个普通家庭,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孙敏对医生这个职业从心底崇拜,高考后便报考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基础学习中,孙敏偶然发现,很多肛肠病人因为没有正规地进行治疗,有的病人肛门功能永久丧失,甚至需要做造瘘来避免一些严重并发症。经过考虑,孙敏作出了一个出乎家人意料的选择:做一名肛肠科医生。

  近日,孙敏接受采访时说:“没有哪一个专业、哪一类疾病可以被轻视,我们需要用专业去解决病人的痛苦,方寸之地亦大有文章。”

  于是,本科毕业后的她到四川攻读研究生,方向选择了外科学(肛肠方向)。2017年,孙敏结束8年的学医历程,回到家乡,成为汉中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一名肛肠医生。

  肛肠科医生的日常:脏、苦、臭、尴尬……

  肛肠外科,不仅是与“屎尿屁”打交道的地方,更是与患者隐私部位打交道的地方,每位就诊的患者都要脱下裤子将隐私部位暴露在孙敏面前。“这是我的工作,不存在尴尬。无论什么性别、年龄,都是我的患者,在我眼里都一样。往往医生不尴尬,尴尬的是患者。”

  孙敏告诉记者,成为女肛肠医生是一件好事情:“女性尤其是生育完或妊娠期的女性是肛肠疾病好发人群,但因为顾忌没有女医生,不少人忍着不看病,女肛肠医生正好解决了这些女性患者的尴尬。”

  “小时候家里人常说,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只能去掏大粪。可是,我好好学习了,研究生毕业了还是在掏大粪呀……”这个笑话,恐怕是肛肠科医生的行业段子了吧。

  痔疮、便秘、肛周脓肿等都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都比较高,面对这类患者,“指检”是最简单常用的检查方式。当手指伸进患者肛门的一瞬间,大脓包爆裂,脓血喷射而出都是常有的事,“这些早就习惯了,有经验了,提前做好防护就行。”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场面,对孙敏来说司空见惯。

  更有甚者是处理长期便秘的患者,情形严重的必须得灌肠,但由于大便塞住肛门口,灌肠的管子无法插入肠道,孙敏就得戴上指套和手套把大便抠出来……记得第一次为患者“掏粪”,孙敏感觉有些郁闷憋屈,但最终还是拿出该有的职业素养,做好职业防护耐心治疗。

  脏、苦、臭、尴尬,这就是肛肠科医生的日常,孙敏自嘲自己是“掏粪女孩”。“能够帮助患者解决病痛,得到患者的肯定和赞赏,是这份职业给予我的成就感。”孙敏道出了所有肛肠科医生的心声。

  主治医师的“小目标”:汉中最优秀的肛肠科女医生

  很多时候,一台外科手术可能要一天,对体力和精力要求极高,所以外科的女医生比较稀少。肛肠外科手术一般分为肛门类和结直肠肿瘤类两类。肛门类手术以痔疮、肛裂、肛瘘为主,虽然在复杂程度上与心胸外科、肝胆外科的手术不能比,但庞大的手术量并不轻松。

  自从走上手术台成为一名肛肠主刀医生起,孙敏一直保持着每年主刀300例左右的手术量。时光也让她从一名恬静的女大学生成长为沉稳的主治医生。

  生活中,脱下白大褂的孙敏,如今是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她坦言,在兼顾家庭与工作上需要付出更大精力。外科女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手术台上的辛苦,还有手术台下的辛苦,往往比男性付出更多。

  这些年来,孙敏熟练掌握了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从我正式成为一名医生起,科室主任便十分信任和支持我,科里的同事也给予我很多帮助,我还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孙敏说。

  其实,孙敏心里还有一个“小目标”。尽管已做到主治医生的职位,但作为一名年轻医生,孙敏依旧抱有梦想,“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肛肠科女医生。”孙敏说,“如果再说厉害一点的话,我想成为汉中最优秀的肛肠科女医生。” 华商报记者 王健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黎博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省关中陕南旱情持续升级 各地积极抗旱减灾 下一篇:渭南:当前疫情传播存在2个链条 后续疫情扩散风险较高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