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公交多样化调度措施组合“出击 ” 车辆跑得“更聪明” 乘客出行更高效

西安新闻 西安晚报 2023-03-19 06:38:49

  

\


  公交线路跨线支援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西安公交集团供图

  随着车辆智能调度系统的逐步优化升级,近期,西安公交集团根据线路运营数据,采取了区间车、跨线支援联合运输、大站快车、多车连发并发等多种调度措施,以“变”求“便”,让公交车跑得“更聪明”,让乘客出行更高效。

  “2+1”发车 出行效率更高

  “今天你的车先来了。”3月15日7:10,在梨园路永全路口公交站,康女士目送儿子上了一辆26路区间车。2分钟后,她也坐上了一辆26路。 “他到龙首村换乘地铁上学,我到小寨上班。”康女士说,“以前,我俩一起坐26路,最近发现区间车挺多,人还少,就锻炼他自己坐车,节省时间,也不担心坐过站。”

  西安公交第六分公司根据客流调研和分析,梨园路沿线在高峰时段的客流大多是换乘地铁2号线。高峰时段因为堵车,公交间隔过大,部分站点乘客乘车不顺畅。为了提高出行效率,“稀释”26路客流,六公司在原有区间车的基础上,采取跨线支援联合运输措施,从2月20日开始,调配了4部211路、2部138路车在高峰时段跨线支援26路。

  “高峰时段,实行两部26路加一部区间车的发车模式,平均间隔是2分钟,乘客可根据目的地选择乘坐。”26路调度员赵倩介绍,目前26路每天6:50至8:00开通梨园路和生国际至龙首村区间车;17:00至19:00开通梨园路和生国际到北稍门区间车。

  分析数据 跨线支援更便捷

  近日,正值晚高峰时段,祥和居小区北门公交站上,候车的人群熙熙攘攘,一辆贴有293路支援230路标志的区间车驶入车站。“这辆区间车由祥和居小区北门开往林和春天公交调度站,有需要乘坐230路公交的乘客,请依次排队上车。”在公交值勤人员的讲解下,乘客依次排队上车。

  泰和居、祥和居小区属超大型社区,人口稠密。第八分公司营运生产部门在近期的调研中发现,230路晚高峰时段泰和居小区至鹿塬街纺科路口路段车距不均匀。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深入研究,发现230路高峰客流主要是从18:30到19:30,邻近的293路晚高峰客流是从18:00到18:30。鉴于这些数据,公司营运生产部门从两条线路的高峰时段差入手,调配293路2部下班车辆跨线支援230路,并于3月3日起实施。

  “此项措施不仅减少了293路下班车辆返回场站的空驶里程,也让230路晚高峰时段的发车间隔由9分钟缩至7分钟。”第八分公司营运生产科副科长张雅婷介绍道。

  开通大站快车 通勤时间更短

  “每次早高峰时走到团结南路科技四路口时,公交站台上的人就会特别多,乘客基本都是去软件新城上班的。”198路大站快车驾驶员邢永健说,“从2022年11月下旬,线路实行大站快车措施以来,团结南路科技四路口的大客流明显下降了,我的压力也减少了。”

  此前,从梨园路和生国际到软件新城,乘坐198线公交至少需要1个小时。现在,从枫林华府、中华世纪城等小区到软件新城最快只要20分钟,减少停靠6个公交站点,极大缩短线路运行时间。“大站快车具有站距大、停靠少、速度快,省时间等优点,乘客在家可以多睡十分钟!”邢永健告诉记者,“团结南路科技四路口每次乘客最多,一旦满载,我们会一站直达同一目的地软件新城,这种方式明显缩短了大家的通勤时间。”

  接驳地铁 提前储备发车更密

  地铁载客量远大于公交车,高峰期间地铁乘客集中出站,在接驳公交站点会出现短时间集中客流,公交常规调度方法已无法及时疏散该集中客流,易出现市民“下了地铁,公交车人太多”的情况。对此,在交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遇大客流,高新5号线区间采取多车并发、连发的调度措施,提前在地铁3号线终点站鱼化寨储备公交车,适时采取两辆及以上公交车同时发出、连续发出的调度措施。

  除此,高新5号线还采取了其他调度措施,如跨线支援联合运输、区间车、大站快车等,通过多样化调度措施的组合,有效地缩短了乘客候车时间、乘坐时间等,为其提供及时、快速、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

  目前,西安公交集团已在26路、188路、203路、游9、高新5号线等28条线路上采取了区间车调度措施,每天为约2万人提供服务,发车间隔平均缩短3分钟以上;在227路、605路、293路、230路和高新5号线等24条线路间开展了跨线支援联合运输。

  数据显示,目前在186路、198路、高新5号线3条线路上采取的大站快车的调度措施,市民平均乘坐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21分钟,省时9分钟,减少乘坐时间约30%。

  首席记者 梁璠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田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流感怎么科学预防?专家: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