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别的国家的校车是如何运营的,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经验。
美国
在美国,校车并不是学校配备的,而是由校车公司按学区统一调度和管理,承担各个学校学生的接送任务。校车的利用率很高,按照学生在校时间分批次接送,一般是先接中学生,后接小学生,先送小学生,后送中学生。校车四辑座位旁边有个“停”的指示牌,只要司机把那个牌子掀出来,后面所有的车,无论几个车道,都必须停下来。如果你看到校车旁边没有车,你想绕过去,警察抓住,没有二话,重罚。 日本 日本的幼儿园为了减轻小朋友们上学的抵触情绪,都将校车装饰得非常可爱和鲜艳。从hello kitty到皮卡丘,面对这么可爱的校车,小朋友们怎么可能抵挡住诱惑,不再怕上幼儿园,而是争相乘坐。日本所有校车车身上都有黄色的三角提示标志,再配上车子醒目的车身,可爱的装扮无疑会引起路上绝大多行人、司机的注意,提醒大家及时避让,可爱的外表下还是秉承着安全第一的原则。 德国 德国严格规定,校车必须设立车站,车站标识必须明显可辨。校车一定要在规定车位停车,在进出车站时,校车要做出明显的灯光表示,此时其余车辆一律不准超越校车。另外,要求家长让孩子有足够时间上路赶车,以防因为追赶校车而出事。 德国的校车多数是免费的,有权乘车的学童每人都有一个乘车卡,但也有一定的限制。校车由专门运输公司提供。这些专门运输公司既可能是当地公交公司,也可能是私人运输公司。一般说来,一辆大型校车可以接送几个学校的学生。随着德国社会福利减少,少数的个别地方决定校车收费,但数额不多,而且家庭困难的可以减免。

图为美国校车。 回到后宰门“校车”停运的困惑,从来自各方的声音中,我们或许能找到这些“校车”没跑起来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学区划分与“择校”
记者从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了解到,新城区辖区没有一辆符合规定的校车。西安市政府曾出资为阎良、长安、户县和蓝田县购置校车。此举是为了方便走读半径为2公里以上的农村学校学生,且这些校车由公交公司或客运公司专门负责营运,政府给予补贴。之所以没有给城区学校配备校车,主要是因为学区划分半径大都未超过2公里的范围。 由此而来的声音: 『说的是要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但还是有很多‘择校生’,对于这些学生,为什么不能变通来解决他们的上下学问题?』(来自受访家长的声音) 『我们想让相关职能政府部门出面对后宰门地区的乘坐校车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听听家长的真实想法。或者让我们也像远郊区县的校车一样挂靠在相关企业接受管理,或者把我们这些公司整合成一家客运企业来管理,我们都愿意考虑。再或者由政府出面成立一个管理组织,我们也愿意。』(来自“校车”公司经营者的声音) 『只要能让车跑起来,我们愿意进行任何有可能的尝试”』 这应该不仅仅是经营者的声音,也是学生、家长们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