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陕西首家公办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在吴起投入运行

综合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4-12-15 07:10:17
A1 A2 A3

  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只要老年人需要,公办养老机构就能送服务上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陕西省首家公办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在吴起投入运行,以市场化手段招聘管理服务人员,政策兜底保障带动就业,打造“全天候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新模式,推动社会化养老共建共享。

  “365全天候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太满意了!这些服务人员把我家边边角角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折得平平整整,让我家焕然一新。”日前,在吴起县白石咀小区的曹庆芳老人家,吴起县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保洁人员为她打扫房屋,老人看着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家,连连赞叹。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吴起县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老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把助餐、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送上门,打造“365全天候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全覆盖、多样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这也是吴起县勇于创新,依托公办养老机构,打造的首家公办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

  人口老龄化加剧

  养老面临三项难题

  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吴起县民政局。据介绍,吴起县总人口14.6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2万余人,老年人占比较大,且有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养老,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吴起县民政部门通过调研了解到,全县居家养老普遍面临着3个共性难题:一是老人吃饭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日常自理能力和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因此营养搭配合理、口味适中的一日三餐成为老人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贴心的助餐服务需求旺盛;二是子女敬老难。因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许多子女无法长期陪护在老人身边敬老行孝,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尽心赡养老人的矛盾日益凸显;三是雇用保姆难。吴起养老市场化率低,老人们在雇保姆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收费过高、难以找到贴心、放心的照护人员等问题。

  公办敬老院为依托

  组建16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

  问题找到了,如何解决难题成为当务之急。吴起县民政部门创新机制,打造了“365全天候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365全天候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以吴起县中心敬老院60名护理服务人员为班底,联合74名各行业从业人员,组建成立了16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并通过培训学习,让所有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吴起县中心敬老院院长高恺说:“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积极推出助餐、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等43项服务项目,其中包括单次服务35项和包月服务8项,有效灵活地满足了不同家庭的养老需求。”

  吴起县居家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保洁员屈金粉说:“来到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中心,一个月能增加500元至600元收入,既能减轻经济负担,又能为老年人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份工作。”

  针对低保失能困难老人

  由政府购买服务

  与此同时,吴起县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还定期回访,优化服务。特别针对低保失能等困难老人,由政府购买服务,公司安排服务人员每周上门服务两次,涉及护理、烹饪、保洁等服务。

  吴起县合沟小区低保户刘吴生说:“现在政策就是好,我们老两口都是病号,对我们非常关心,服务还周到。”

  据了解,吴起县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自运营以来,已陆续接单2060次,其中护理服务592次、烹饪服务721次、清洁服务742次,解决就业70多人。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将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吴起县民政局局长蔺彦春表示,下一步,吴起县将从三方面继续提升优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一是由点到面,由少到多,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二是由弱到强逐步壮大,招聘一部分业务精、素质强的人员,壮大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团队,努力提升服务品质;三是由城市向农村逐步延伸,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及特困、低保、失能等困难老人,研究探索农村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新方法、新路径,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

上一篇:公示!陕西拟新增一个国家5A级景区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