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24-12-22 17:36:00 编辑:方正 版权声明
内环外环,环环相连。东西南北,咫尺之间。
它是一个⭕,串起你我的生活。
几乎每个西安市民心中,都有一个与8号线的亲密故事。
家门口终于有地铁站了、上班可以晚点起床了、常带孩子去的商业体可以坐8号线了、晚回家不用担心赶不上公交末班车了、可以坐地铁回娘家了……
进度:
各项指标均符合或优于标准
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作为西安唯一的环线地铁,8号线承载了太多的热情和期待。
8号(环)线是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最重要的骨干线路,也是线网规划中的唯一一条环线,全长约50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37座。8号(环)线与既有线路形成换乘站13座,换乘站数量占全网的38%,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 可有效的将西安地铁线网紧密地连接起来,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市二环至三环之间最主要的环形客运交通走廊,对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加快城市综合能级提升、带动地铁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月22日上午,西安市轨道集团组织开展地铁8号(环)线市民媒体试乘活动,8号线全方位亮相。
“目前处于开通试运营前的最后准备阶段,计划月底开通初期运营。”西安市轨道集团运营分公司运营三中心副总经理杨洪表示,该线路已于9月10日—12月10日顺利完成三个月的空载试运行,各项指标均符合或优于标准,并于近期顺利通过相关政府验收及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即将与广大市民见面。
设计:
一段一色一站一景
树影婆娑幸福林带北站太惊艳
12月22日上午9时,试乘团从余家寨站出发,乘坐内环方向列车,先后参观了幸福林带北站、植物园站,再到曲江线,一起体验新奇的环线之旅。
余家寨站是4号线与8号站的换乘站,简约大气的站台上,一切准备均已就绪,轨道门、立柱上,都有内环和外环的提示。镶嵌着黄橙色“腰带”的列车倏然而来,踏入后第一感觉就是明亮宽敞,两排座位之间距离较远,这样中间能够站立更多乘客。黄白两色的座椅、黄色的手环,象征着勃勃生机。
随着飞驰的列车,很快就来到了幸福林带北站,展现在大家眼前的站厅,着实令人惊艳。为了与站名呼应,以嫩绿色为主色调,绿色的墙面、立柱、灯带,配上树叶造型,在灯光效果的加持下,宛如进入森林秘境。
“这里树影婆娑,大家看像不像在林间漫步?”幸福林带北站站长李梦瑶介绍说,该站以“幸福林带、曲径林荫”为设计主题,以素雅绿色为主基调,提取乔木树影婆裟为设计元素,打造地下城市森林,营造于林间漫步的乘坐体验。
在植物园站,依然以植物为主题,淡绿色为基调,仿佛一棵棵参天大树在站厅里生长、呼吸。
据介绍,8号(环)线采用”一线一式”“一段一色”“一站一景”的整体设计思路,全线设置有标准站和装修特色站。标准站融合汉唐长安12城门与13座换乘站的共性文化元素,提取城“门”为共性元素,在各站站厅、站台利用柱跨间联拱型式,以“门”的形态串连整个空间。借鉴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呼应城市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融合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形成东面春之绿,南面夏之红,西面秋之金,北面冬之蓝的区位色彩体系,打造地下交通空间方向识别系统,简约现代,风格独特。
线路还设置了8座各具风采的装修特色站,包括幸福林带北站和植物园站在内。植物园站提取植物园树荫形态,呈现“一树一花一世界,一站一景塑新园”的设计概念,依托三联拱的结构型式,以“绿树成荫、树影繁花”为设计主题,提取生态自然绿色为主旋律,营造苍翠挺拔,满眼绿意的林木葱郁空间效果,让乘客从车马喧嚣中感悟回归生态自然。
建设:
地裂缝穿越次数最多
管线迁改难度最大
交通疏解组织最复杂
地铁8号(环)线自2019年10月开工建设,到2024年12月全线开通,历时5年2个月,环线建设速度全国领先。
8号(环)线有很多个“最”,是西安市地铁建设线路最长,地裂缝穿越次数最多,管线迁改难度最大,下穿铁路、地铁既有线风险最高,征地拆迁范围最广,交通疏解组织最复杂的一条线路。
“8号线是迄今为止难度最大的一条地铁线路。”8号线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范小明说,在建设中结合以往线路成功经验,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建管模式,积极发挥“大标段”施工管理、集团化作战优势,逐一破解建设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畅通城市交通、美化城市景观,西安市轨道集团在有序推进8号(环)线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同步对全线37座车站周边区域实施了一站一策“微改造”项目,涵盖“优化改造车行道和慢行体系”“在部分车站出入口周边增设风雨连廊”“部分车站周边新建“P+R”停车场”“各站出入口周边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等内容。
智慧化:
加装全天候“烟感检测探头”
超视距“主动障碍物探测装置”
据运营三中心车辆运维部经理周浩介绍,8号(环)线列车首次采用A2型地铁车辆,编组方式为4动2拖6辆编组。列车全长140米、宽3米,相比于已开通线路的B型车,新车更宽敞,载客能力增加了31%。
该线路采用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 GoA4 级的无人驾驶系统,首次将全自动运行、云平台、智能运维、智慧车站、宽带集群等先进技术综合运用于地铁环线。列车新增便民化手机无线充电区域,加装全天候“烟感检测探头”、超视距“主动障碍物探测装置”, 不断将“智慧交通、数智赋能”探索成果运用到市民出行的方方面面。
同时为践行提效、节能、降碳,地铁8号(环)线还在植物园站、雁鸣湖控制中心进行了低能耗、可持续的低碳环保探索,打造施工和运营调度指挥绿色空间。
提醒:
首班车多站同时发车
乘坐前分清内外环
8号线贯穿了西安市的主要城区,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紧密地连接起来,发挥线网的组合环线功能,市民可选的换乘路径将更多,出行的时间也或将大大缩短。
运营三中心客运服务部经理王楠提醒市民,8号环线线路分为内环和外环两个运行方向,内环列车按照顺时针方向行车,外环为逆时针方向行车。因此,乘车方式与既有的线路有所不同,乘客出行时须留意内环、外环运行方向。
此外,针对环线里程长、车站多等特点,为了方便市民乘客便捷出行,地铁8号(环)线首班车采用多站同时发车的举措,提升市民乘客与其他线路的放射衔接。
西安市轨道集团通过持续开展“公众参与、开门问策”活动,收集广大市民乘客的意见建议。试乘期间,大家可以扫描意见征集二维码,把对8号(环)线在车站设备设施、运营服务、地铁文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填写反馈。对于大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市轨道集团将认真梳理,建立整改清单限时整改,不断提升地铁建设、运营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乘客提升优质高效的品质出行体验。
寒冷阻挡不了试乘的热情
给8号线很多个赞
和8号线的无敌热度一样,尽管天气寒冷,22日的试乘团人气旺盛,规模庞大,包括媒体记者及“铁丝”上百名,有的市民把小朋友也带来抢先体验。
17岁的小廖是高二学生,他和同学小张作为华商报读者,参与了此次试乘活动。俩人提早就赶到了集合地点,带着佳能照相机,一副专业架势。“我是城市交通的铁粉,对各种交通建设都感兴趣。”小廖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他们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对8号线了解不少,知道是A型车,换乘之王,对于8号线和几条线路如何换乘也如数家珍。“8号线功能强大,换乘方便,估计客流量会胜过2号线。”俩人颇为内行地预测说。
“一进车站就感觉高大上,车体宽座位舒服,还有手机充电的地方,我很喜欢。”试乘团高女士评价说。她在曲江居住,未央区上班,以前开车上班需要一个多小时,高峰堵车时间更长,以后可以就天天坐8号线去上班了,刚好到单位附近,省时省力,早上可以多睡会儿懒觉了。
“西等驾坡站就在我家门口,以后家门口也有地铁站了,好幸福。”试乘过程中,市民王先生一脸兴奋,他说,永不堵车的地铁可以大幅提升幸福感。
“无人驾驶,车厢大,科技感强,给8号线很多个赞。”市民姬先生试乘后很惊喜,他说,还有这些特色车站,令人眼前一亮,像植物园站,一出来就是绿色的、自然的氛围感,很新奇。他家住曲江,妻子在高新上班,以往开车近一个小时,乘坐地铁要换乘还要绕弯路,有了8号线后,通勤时间几乎缩短一半。姬先生认为,最重要的是,这条环线给更多市民通勤提供便利,丰富了西安轨道交通的架构,大大提升运力。
众多网友也给出了最热情的期待:
“大西安也有环线啦”
“这一年最期待的就是地铁8号环线开通”
“下楼上车,出站上班”期待,
“上下班单趟起码能节省20分钟”
“盛世长安,古今西安。愿西安地铁环环相扣,追逐未来”
…………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文 赵彬/图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