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商观察|T5来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进入“四楼四跑道”运行时代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杨鹏 2025-02-20 17:52:06
A1 A2 A3

2月20日0时7分,伴随着从喀什飞往西安的东航MU2204航班落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投运了。

 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工程,T5航站楼总建筑面积70.55万平方米,超过原有的3座航站楼面积之和,这座“超级航站楼”的建成投运,将大大提升机场综合运营能力。再加上去年底正式投运的北二跑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也从最初的“一楼一跑道”升级为“三楼二跑道”之后,又进入了“四楼四跑道”运行时代。

01.西安为什么需要一座新航站楼?

  上世纪90年代初,西安咸阳机场建成投用,已运行半个多世纪、位于西安市主城区的西关机场随之关闭。1995年8月16日,“西安咸阳机场”正式更名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伴随着陕西经济社会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不断攀升,2003年9月T2航站楼启用,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但仅仅过了四年,年旅客吞吐量就突破1000万人次,二期扩建工程提上了日程,2012年5月3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式跨入双跑道运行时代,T3航站楼开始使用。

 尽管经过2次扩建,从最初的“一楼一跑道”升级为“三楼二跑道”,但依然无法满足爆发式运输增长需求,再次升级扩容迫在眉睫。2016年7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6年版)》获得民航局和陕西省政府联合批复。根据批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近期(2025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远期(2045年)旅客吞吐量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0万吨。较2009版总体规划增加规划用地26平方公里。本次规划修编在研究民航运输生产和机场建设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对临空产业布局、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公务机规划以及场外公用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

随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紧锣密鼓推进。2017年11月,三期扩建工程获得民航局行业审查意见;2019年1月取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2020年1月取得国家发改委可研批复。2020年7月22日,三期扩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

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北一、北二、南二3条跑道,将原北一跑道改造为平行滑行道,新建115个停机位、T5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配套建设航空货运、航空食品、消防救援、水电气暖等设施。作为国家“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全国民航“标杆示范项目”、陕西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是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建筑体量最大的机场建设工程。建成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拥有4条跑道、4座航站楼,具备保障83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100万吨货邮吞吐量,59.5万架次飞机起降的能力,成为集航空、轨道、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扩、扩、扩,扩建后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越来越“大”。“大”机场,才能撑得起大梦想。

02.机场是篇大文章

 航空运输,不仅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交通枢纽,也是地方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快速通道。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公布,西安被明确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文件还要求“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实现2条以上轨道交通衔接”。

 2023年,国家正式选定102个城市作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西安是处于第一层级的24个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之一。西安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如何建设?答案可以归结为“双核引领、三极支撑、多点保障”。这里的“双核”便是指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两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显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西安所承担着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等国家使命休戚相关。

 “大”机场,不仅是加速构建一条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同时还是引领带动区域大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共有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这种依托大型航空枢纽,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形成的特殊经济区域,正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

 凭借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这一顶级航空枢纽,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于2018年4月成功获批设立,这是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19—2035年)》提出,通过培育壮大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将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还能够看到,不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与咸阳经开区结伴构成了以发展推动西安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为显著特色的西安都市圈八大组团之一,相邻的泾阳县和礼泉县也有意跟着一起“向天空要GDP”。

截至2024年12月,空港新城联合西部机场集团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6条,其中国际客运航线88条,国际货运航线28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88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9条联通“中亚五国七城”的客货运航线稳定运营。随着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今年底陆续投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保障能力将跃升至8300万人次。从西安出发,两小时航程可覆盖我国75%的领土和85%的经济资源,3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重要经济城市。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杨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T5航站楼投运对于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意义深远。“可增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客运和货运保障能力,提升西安作为中国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促进对外经贸交流。配套建设的综合交通中心实现了航空与陆路交通的无缝衔接,可带动临空经济发展”。

的确,机场是篇大文章。

03. 顶级大型枢纽流量争夺

近些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常年位居全国十大机场前列。特别是,2017年12月15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这标志着机场发展跃上了新起点,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量级。

客观地说,这于长期满负荷运行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而言,实属不易。根据《2023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吞吐量排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排名第9,货邮吞吐量第13位,起降架次第8位。前不久媒体报道,202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7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保障航班起降33.18万架次,同比增长7.1%,货邮运输量达到29.05万吨,同比增长9.3%。虽然各项数据均呈现出增长之势,但根据民航数据分析系统(CADAS)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前10位次有变,上海浦东机场力压广州白云机场首次夺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跻身前10,昆明长水机场降至第10位,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退至第11位。

在国内前10机场中,拥有四条跑道的机场还有上海浦东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及重庆江北机场。而论单体航站楼规模,T5航站楼的面积略小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可以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引领国内顶级大型航空枢纽开启“四楼四跑道”运行时代。

 坦率地说,各大城市航空枢纽扩建的步伐还在加快。2024年8月,民航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3+7+N”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规划。这是国家层面对于各大城市航空地位的一次全新规划定位。按照规划,未来将重点提升7大城市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其中5个在西部,分别是重庆、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可以预见,伴随着枢纽能级的提升,机场之间的流量争夺将更趋激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提供的“2020年至2030年重大工程及重大政策列表”中,三期扩建工程结束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容工程还有两项任务,一项是进行机场总体规划调整,另一项是启动四期改扩建工程。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市中考大改革!化学、生物、地理三科2026年起不再计入总分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