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咸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冷劲松介绍,2024年,咸阳市经济总量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增速达到6.5%。今年一季度,咸阳市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生产总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据介绍,咸阳市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能源化工、食品、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型显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光子等未来产业,促进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新动能积厚成势。
咸阳北部煤炭储量超过110亿吨,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去年投资33亿元的世界首个660兆瓦超超临界CFB示范项目投产运行,投资90亿元的杨家坪煤矿今年6月正式动工。咸阳(彬州)高端能源化工园区已经落户精细化工企业30余家,90%以上是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园区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新型显示产业是咸阳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彩虹股份是我省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这几年该企业专注高世代基板玻璃领域,成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第4家、国内唯一一家大批量供应高世代基板玻璃的企业。在其带动下,46户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咸阳,形成从石英砂到显示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咸阳市以空海天装备、输配电、光伏、汽车零配件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一批龙头企业纷纷布局投资咸阳。
咸阳市锚定农业强市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稳粮、优果、扩菜、强畜协同发力,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稳居全省前列。
咸阳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力打造支柱产业,促进结构升级,激活消费潜力。据悉,咸阳市深入挖掘郑国渠“天下第一渠”的文化内涵,渠首遗址区4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备受关注的咸阳博物院(新馆)5月份动工建设,将全面展示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
本报记者 张维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