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明勤)作为以系统转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目的的“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第三部及收官之作,“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以下简称“吉金·中国”展),于5月15日至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第五展厅预展,5月18日至11月17日正式对外展出。
“吉金·中国”展与前两部“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和“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一样,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
“吉金·中国”展选择以青铜冶金技术和青铜文明的发展为视角,探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以铸铜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的加速汇聚,不仅催生出中国独特的青铜文明,也使夏代文明跃升至王朝文明阶段,并在不断地整合与重组中得到持续加强和巩固。至西周早期,一个疆土广袤、文化趋同的最早的统一的中国基本形成。展览标题取自青铜器铭文中的“吉金”“中国”,旨在突出体现青铜器在早期王朝国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展现吉金铸国、礼乐中华的宏大主题。
据了解,展览选取了来自17个省(区、市)共51家文博单位的341件(套)青铜器及相关文物,是近年来国内涉及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一次展示。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