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安康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任婷 2025-05-20 17:43:54
A1 A2 A3

  5月20日上午10时,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安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浩,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珣,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卫莎莎,安康市商务局局长周宝恒出席,以“乘势而上、干字当头、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章贡献安康力量”为题目,介绍了有关情况。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

  安康市以“三个年”活动强牵引、树导向、重实干,推动各项工作从点线发力迈向全面提升。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主要指标增速跃居全省第一方阵,荣获目标责任考核优秀。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发展之路,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破解瓶颈制约,确定了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态旅游、交通装备、现代物流、秦巴医药、毛绒玩具、消费电子、数字经济9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实施绿色工业、科技型企业、电子商务、林业经济、生态渔业5个倍增计划,以及预制菜、毛绒玩具产业2个倍增行动,抓重点、重点抓的效能正在加速释放。

  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巩固衔接工作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教育公众满意度、医改监测评价、全民健身工作评估,信访工作法治化考核、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平安建设满意度均排名全省第一。

  一季度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游客总花费

  分别增长15%、13.1%

  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顺利实现“开门红”。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7.8%、11%、7.3%、6.5%,均排名全省第一。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12.3%、17.3%,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1-4月,44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29.2亿元、投资完成率41.4%,其中303个新建项目已开工251个、开工率82.8%,预计带动项目投资增长14.2%、民间投资增长28.7%、社会资本投资增长22.6%。西康高铁隧道工程全线贯通,安岚高速(岚皋至陕渝界段)路基施工完成,安康智算产业园、年产1200吨单晶硅靶加工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市县两级设立专班主责项目谋划,全市在库“四个一批”项目952个,总投资2585.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占比60%以上。

  安康市第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31.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5.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1.5%;新增“五上”企业156户,创三年同期同比新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60.2%,排名全省第一。以旅游引流为切口打好提振消费硬仗,策划开展“春来早”旅游季活动2000余场次,一季度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15%、13.1%,清明、“五一”假期接待国内游客数量、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10.4%、8%和13.1%、10%。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补贴资金1.4亿元,直接带动消费9.15亿元,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2%,排名全省第一。

  新增长沙、乌鲁木齐2条航线

  安康市靠前发力打好外贸拓展硬仗,加快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建成投用大龙网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积极申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增长沙、乌鲁木齐2条航线,航空货运量同比增长139.5%,“安西欧”中欧班列17条国际干线常态化开行,“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构建。党政领导带头叩门招商,1-4月实际使用内资、外资分别增长18.3%、55.3%。持续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硬仗,高质量建设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为重点产业链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聘任首席科学家和顾问专家85名,设立4支总规模5.1亿元的产业基金,推动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110%。

  安康市采取“集中调度+一线调度”方式解决突出问题,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常态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排查整改,加强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和古树名木保护。巩固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成果,负氧离子监测系统重点景区全覆盖。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65,优良天数127天排名全省第一。颁布实施《安康市河道管理条例》,1-4月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2.9665,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Ⅱ类以上标准。

  明年西康高铁建成通车将改善硬件基础

  安康市持续优化公共服务,积极打造欠发达地区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统筹推进“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组建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100个,覆盖师生23.6万人;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12个,下沉医技人员1344人;组建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总中心9个,结对帮扶725个村。聚焦稳就业促增收硬仗,深入实施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项目,“县级国企带镇村”“镇级乡建公司”“村级劳务公司”劳务组织模式全国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1万人。精准帮扶监测对象2.79万户8.96万人,风险消除占比77.2%,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超10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246个。

  当前,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中,安康独具比较优势,特别是明年西康高铁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改善硬件基础,是安康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安康市将把握国家战略叠加、区域协同深化的阶段特征,科学评估“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谋深谋实“十五五”时期战略任务、改革举措和重大项目。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质量

上一篇:陕西开展适龄人群HPV疫苗接种惠民减免活动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