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暑期警惕儿童意外伤害 小心吞噬异物和卡喉危险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2025-07-10 07:00:08
A1 A2 A3

  近日,9岁的小北(化名)在写作业时误吞了一只中性笔的笔嘴,紧接着剧烈咳嗽不止,在深呼吸时还发出了异常哨声,于是被紧急送往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经过紧急CT检查,发现小北吸入的笔嘴卡在了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急诊科遂立即联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会诊,听诊闻及双肺感性啰音,右肺尤为明显。最终,医务人员在支气管镜操作下,用时1分钟将异物平稳取出。

  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但也往往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其中,误吞异物和食物卡喉是常见的紧急情况,可能瞬间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玩具小零件、硬币、果核、果冻、坚果……这些看似无害的物品,一旦被孩子误吞或呛入气道,可能导致窒息、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家长该如何预防?遇到紧急情况怎样正确施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晖。

  异物阻塞气管可迅速引发窒息

  还会引发肺部感染

  陈晖表示,通常儿童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进食时说话、大笑或进食过快,使会厌反应与吞咽动作不同步,食物颗粒易误入气管等原因,导致误吸事件时常发生。吸入后,常会出现剧烈干咳、伴咳痰困难,喘息、气促、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音等症状。此外,重症患者因缺氧,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青紫色的发绀现象。

  “如果异物阻塞气管,严重影响正常呼吸,可能迅速引发窒息,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此外,异物还会引发肺部感染,进一步导致肺炎、肺气肿、肺不张等一系列并发症,也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陈晖表示,儿童支气管异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监管,教育孩子不要随意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如果不幸发生异物吸入,及时拨打120,正确的急救和专业的医疗处理是挽救孩子生命的关键。

  1岁内婴儿可采用拍背压胸法

  儿童及成人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该如何正确施救呢?陈晖表示,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可采用拍背压胸法。将婴儿趴在救护者前臂上,头低臀高,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之间拍击5次。然后托住婴儿头部和下颌,翻转成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胸骨下半段5次,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对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拳眼抵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后腹压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若患者意识不清或无法站立,可让其平躺,施救者跪在患者大腿外侧,用掌根按压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快速向上用力,直至异物排出。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在儿童气管异物急救的同时,要尽量安抚孩子情绪,避免其过度哭闹,减少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切记不要盲目拍打孩子背部或者让孩子大量喝水,这些错误的操作可能会使异物更深入气管。

  “一旦确诊有支气管异物,治疗首选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医生能够在可视化的操作过程中精准定位异物,沿着气管的生理结构逐步深入。气管镜操作灵活,无论是光滑的花生米、形状不规则的食物,还是其他各类异物,都能通过特制的异物钳、网篮等器械将其牢牢抓住并取出。如无阻塞性肺炎,术后仅需要短时间观察即可出院。”陈晖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孙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宁姝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连锁品牌店里的化妆品生产日期能用手抠掉 监管部门:生产日期模糊 遇见可举报 下一篇:植入“戒酒芯片”就能戒酒?专家:并非所有饮酒者都适合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