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经开区早已站稳全国218个国家级经开区的第一方阵,是西安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发动机之一。
因此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它身上贴的都是诸如先进制造、产业重镇、开放前沿之类的标签。
但如今,经开区用一组硬核数据,为自己打上优质教育的印记。
硬核数据:教育新版图加速生长
经开第一中学实现清北录取零的突破;经开第五学校首届中考上线率达85%,750分以上占比15%……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静默的教育资源聚合发力。
随着高新一中、铁一系、交大附中在渭水南岸着手布局,经开区的优质教育分量正在变重。
高铁新城的教育突围始于顶层设计的革新。区域通过引入“名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聚合,形成梯度分明、优势互补的教育矩阵,今年可以看到不少“喜报”。
经开第一中学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在今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北大录取的里程碑式成就,标志着区域教育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经开第五学校作为经开第一学校教育共同体成员,其首届中考(2023开始招生)即展现惊人爆发力——700分以上119人占比44%。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建立的"骨干教师驻校制",确保优质师资的持续输入与本土化培育。
此外,经开第一学校在内的其他学校也有不俗表现。
▲经开区学校2025年中高考情况
而近期,经开区还有两所学校项目备受瞩目。
2025年7月,互联网一则教师招聘公告引爆全城:经开第四学校正式获得西安高新一中初级中学和西安高新第二小学联合托管,将于9月开学。
这所占地68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54个班级,学区覆盖草滩六路至十二路,经开第四学校将依托高新一中教育集团,实现管理团队、教研体系、课程资源的深度共享。这种跨区域协作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空间壁垒,使北城学子同步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经开第四学校效果图
更引起不少家长关注的是,铁一中落户经开第八学校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陕光灯通过多个渠道进行求证,该消息具有高度可信性。
一旦引入成功,经开第八学校将成为铁一中在西安的第8个分校,比照铁一本部、辅轮、曲江、陆港、滨河、湖滨、金湾等校区表现,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引起如此热烈关注。
顶配资源:蜕变宜居新中心
受益于西安2020开展的医疗三年提升计划,高铁新城受益颇深。
先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于2023年3月投用,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于当年6月投用,今年,西安大兴渭水园医院项目试运行开诊。
▲西安大兴渭水园医院 图源西安经开公众号
至此,围绕高铁新城就已布局运营
3家三甲医院,而且都在不同专科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
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断完善,让高铁新城正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从城市枢纽到宜居新中心的蜕变。
这片土地已吸引不少品牌房企密集落子,北城布局白热化。
作为经开区主力开发国企,经发集团十年深耕,打造的“白桦林”产品线已成为区域品质的代名词,2025年更是形成7盘联动的强大格局。
其中,白桦林境与白桦林溪凭借科技住宅与大平层产品,成为高端改善市场的标杆;
而2025年新增的白桦林云麓、观澜、泊岸3个纯新盘,均以低容积率精准锁定改善需求,彰显出区域人居向高端化发展的明确趋势。
全国性房企同样将高铁新城视为战略要地。绿城集团接连推出轨交绿城江语云庭、春鸣里,第四代住宅的空中庭院设计,用创新设计赢得市场认可;
房企的激烈竞争,最终催生出高铁新城住宅产品力的全面革新,让居住从“满足基本需求” 迈向 “品质生活方式” 的新高度。
市场的热度,是区域价值最直接的体现。今年以来,翰林府首开 128套房源当日售罄,创下年内开盘去化纪录;
▲白桦林晓营销中心 图源经发置业公众号
白桦林晓则以单周 811 组的到访量登顶全市客户热度榜,经发·和瑞府首开即拿下8200万业绩。
要知道,截至今年5月西安全市商品房库存面积已达1046万平方米,去化周期攀升至约17.5个月,市场承压态势明显。
这个背景下,高铁新城所取得的成绩,不仅彰显了区域的吸引力,更说明高铁新城已打破地域局限,区域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
多重加持:高铁新城价值跃迁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在建或规划中的高铁新城超过70座,主要集中于京沪、京哈等干线沿线。其中有的成为城市的新增长极,比如上海虹桥高铁新城。
作为亚洲最大高铁站西安北站的门户,西安高铁新城自诞生起便坐拥顶格配置的交通枢纽基因。
▲西安北站航拍 图源西安经开公众号
2011年1月,西安北站正式投用,高铁新城的概念应运而生。
2018年,西安市将西安北站周边约19平方公里土地划给经开区,经开区全面接管高铁新城。
随后,经开区将原草滩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域与原高铁新城进行合并成新高铁新城,总规模达到42平方公里。
直到2023年11月17日,规划高铁新城起步区:位于西安北站以南、绕城高速以北、明光路以东、建元路以西,总用地面积为1.39平方公里。
但我们都知道,背靠经开区的高铁新城,不可能一直限制在这一范围之内。并且相对其他城市,西安高铁新城有不少“独家”优势。
首先,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西安北站为亚洲最大高铁站,2024年客流量达9352.8万人次,稳居全国十大高铁枢纽行列。
其次,随着西安“北跨”战略的深入推进,高铁新城这个城市窗口将成为西安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桥头堡。
▲高铁新城鸟瞰效果图
最后,把这里打造成“都市新中心”,是经开区长久以来的目标,并且作为GDP第二高的开发区,经开区也有底气来实现这一远景。
高铁新城的崛起,并非源于宏大的叙事开场,而是凭借扎实的筑基——从教育资源的聚合爆发、顶配医疗的密集布局,到人居产品的改善,一步步重塑着区域价值。
经开区的深耕与托举,让这片土地厚积薄发,其吸引力的提升和市场热度的印证,都宣告着高铁新城已真正藏不住了。(记者 刘超 李旭刚)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长安未来信息港+高新CID:为何说他们是西安南部的天命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