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聚焦提质增效 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发展

要闻 陕西日报 2025-08-20 07:47:27
A1 A2 A3

近年来,中欧班列(西安)持续完善网络布局、扩大开行规模,已成为我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抓手,但仍存在回程结构失衡与成本压力突出等问题。当前,中欧班列(西安)正处于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需要以货源升级为基础、数字赋能为支撑、规则协同为突破,持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为此,建议:

优化回程体系,突破成本瓶颈。构建差异化货源网络,在西安浐灞国际港规划建设中亚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积极扩大能源、矿产进口。在德国、波兰建设海外仓,拓展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回程品类,努力将冬季装载率提升至90%以上。着力加密“四去三回”时刻表班列,依托阿拉山口口岸实现中亚线路“每日一班”。整合西北五省(区)货源,有效提升满载率,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

升级基础设施,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港站周边“三横两纵”货运专用通道建设,提升高峰通行效率。升级改造龙门吊称重系统,将单次作业时间压缩,引入无人集卡实现高效转运。建设立足国内的数据信息平台,实现海关、铁路、企业数据实时互通共享。与中亚五国联合试点“区块链+跨境物流”模式,并逐步扩大至中东欧,规避数据合规风险。

深化国际协同,完善规则衔接。与德国、波兰建立海关快速通关互认机制,将平均通关时间压缩至24小时内。推广中哈“一单制”经验,制定跨境联运统一单证标准,在霍尔果斯口岸试点“一次查验、全域通行”。制定出台西安多式联运纠纷处理规范,明确铁路、海运、公路责任比例,设立调解基金,缩短纠纷处理周期。

强化产业联动,推动区域协同。围绕汽车、光伏等重点产业集群,积极引进长三角零部件配套企业,努力将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0%,降低产业链外迁风险。设立中欧班列产业基金,对进出口企业给予物流补贴,吸引东部外贸企业设立西北总部,形成“班列+产业”良性循环。与成渝地区协商协同发展,明确差异化市场定位,推动实现货源互补。争取国家相关政策,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曌琼整理)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白宫称俄乌两国总统已表达坐下来谈判的意愿 下一篇:每天走够这个步数 帮你抵消“久坐伤身”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