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有网友发帖称,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于8月19日起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此事引发关注。
8月1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城市客运处证实,网传文件属实。此外,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多地已出台新政规范网约车行业竞争。
新规出台——
严禁“大数据杀熟” 全面暂停低价营销活动
近年来,网约车平台为争夺用户、提升市场份额,纷纷推出“特惠订单”“一口价”机制:基于预估里程与时长,参照快车实时计价规则得出预估价,再结合供需关系进行动态调整。这种旨在刺激需求的低价策略,因其有效降低出行成本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但也使得广大网约车司机面临严峻的运营压力。
《通知》称,近期出租汽车驾驶员集中投诉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企业采取“一口价”“特惠单”等方式实施低价营销和恶意竞争,该行为严重扰乱西安市出租汽车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与各方权益,现就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即日起(8月19日0时)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恶意压价行为,调整运价必须提前征求驾驶员意见建议,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备并履行公示程序后方可实施。
除要求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外,《通知》中还围绕严格明码标价、禁止不正当竞争、规范收费行为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如必须清晰、醒目公示服务项目;严禁通过“大数据杀熟”等差别化定价方式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在平台显著位置明确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退费规则等。
对于该通知文件,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咨询部分网约车平台,客服称暂未收到上述通知。
8月1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城市客运处获悉,网传文件属实,于8月18日印发,交通部门正在督促各大平台执行,并要求平台方尽快落实。
司机倾诉——
迫于平台规则只得接受低价订单
从事网约车行业多年的周师傅表示,其日常平台订单中超过一半为特惠订单。“作为司机我们也很为难。”让周师傅困扰的是,接特惠订单意味着收入缩水,但若主动拒接,系统派单等待时间将大幅延长,有时甚至等候半小时才能获得一单普通订单。“频繁拒接特惠订单还将导致服务分被扣减,影响后续接单。”“在平台规则压力下,无论个人意愿如何,往往被迫接受这类低价订单。”周师傅说,“这种模式虽然降低了乘客出行成本,却使得我们司机陷入‘多劳难多得’的困局,想要增加收入,只能接更多的特惠订单,大家被迫陷入‘内卷’。”周师傅坦言,取消“一口价”“特惠单”在网约车司机看来“大快人心”。“但我也看到了乘客对此事有意见,这是很难平衡的事。我认为政策的调整应更多面向平台方,从平台抽成、派单机制等方面加以规范,避免将矛盾引向乘客与司机双方,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乘客观点——
一刀切取消“特惠单”“一口价”对乘客不公平
“以后通勤成本又要增加了!”刚刚步入职场不久的陈女士无奈感慨,“我住的地方公交、地铁都不方便,每天需要打车两次,特惠快车帮助我省了不少钱。”在陈女士看来,“特惠单”“一口价”之类网约车派单模式,不仅能有效节约出行成本,更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价格,防止最终车费金额和预估费用相差过大。“现在叫停‘一口价’的模式,打车出行遇到动态加价的情况可能会更普遍,且加价幅度可能更大。”陈女士认为,“特惠单”和“一口价”给了乘客在效率和价格之间做选择的机会。“对于出行不着急的乘客,以前多等等就能坐上更便宜的车,现在一刀切全部取消,只剩下快车、专车等相对高价的选项,对于乘客而言并不公平。”陈女士表示,规范网约车市场,避免低价、恶性竞争有其必要性。“恶性的低价竞争可能损害司机利益,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这是乘客不愿看到的。但低价服务模式取消后,平台抽成依旧高昂,是否能真正为司机带来积极影响,仍然是未知数。”
相关链接——
多地要求网约车平台停止低价竞争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规范网约车行业竞争的行动已经开始——
7月9日,浙江宁波市召开网约车平台座谈会,要求各平台严格遵守行业自律规定,杜绝恶意无序低价竞争。同日,江西鹰潭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会议,要求各平台停止低价竞争行为,不得以一口价、低于成本价等方式变相强制司机低价接单。7月11日,河南开封市约谈网约车平台,提到不得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实施低价竞争,保护驾驶员的合法利益。7月14日,广东清远市对滴滴出行、花小猪打车、高德出行3家网约车聚合平台涉嫌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进行约谈。云南昆明市则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昆明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其中明确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探索实行政府指导价。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白仲夏
编辑:张佳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至太白车程将缩短至1.5小时 眉太高速高速公路年内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