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陕西已建设3家国家级15家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综合新闻 三秦都市报 2025-08-28 06:39:24
A1 A2 A3

  8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白崇军介绍陕西科技创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效。近年来,陕西以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为抓手,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有效统筹省内科技合作资源,不断丰富完善科技合作方式,“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

  共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1家

  建设高能级合作平台,搭建科技开放合作载体。2022年,陕西省启动了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建设了3家国家级和15家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西亚等国家(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合作。近3年,共取得国际(国内)领先技术44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项,实施技术成果转让30项,孵化科技企业6家。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截至目前,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8家。

  建设了一批海外科技示范园区。围绕良种繁育、盐碱地治理、粮油作物、生物健康等领域,支持杨凌示范区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建设了12个海外科技示范园区,累计辐射面积超3000万亩。

  实施高水平合作项目,提升对外科技合作影响力。积极争取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全力支持省内创新主体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和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十四五”期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施国家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30项;“十四五”期间,支持陕西省创新主体实施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70项。

  联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通过实施国家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陕西省创新主体与国外合作伙伴联合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如西安交通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攻克了高温锂电能量密度低和寿命短的世界级难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共同开发了面向太空电站的高效微波无线传能收发天线阵列设计方法,相关科研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此外,连续举办了九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达成意向合作256项,意向签约金额275.7亿元,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政产学研用金”高效联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文交流。去年以来,会同高校先后两次举办中白专家双边交流活动,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独联体钛科技周;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在阿拉木图共同主办了第二届中国—中亚绿色能源院士论坛。

  加强技术交流培训。为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农业官员、技术人员2600余名,培训总量较过去10年实现翻番。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通过“校招共用”方式帮助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57名。当前,全省持有效工作许可外国人共3500余人,其中A类(外国高端人才)占比约20%。

  本报记者 王嘉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张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省政府发布人事任免通知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