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陕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22.4% 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

要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毛蜜娜 2025-09-22 17:31:11
A1 A2 A3

  截至2024年末,陕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88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呈现出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的特点。9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省老龄办副主任李平介绍了这一情况。

  我省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

  李平介绍,为了全面、客观呈现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陕西省老龄办、省民政厅会同省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对全省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形成了《2024年度陕西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报告》包含我省人口老龄化基本情况、老龄工作部署要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银发经济、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老年人权益保障等九个方面。

  “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88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62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5.7%,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李平说,我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六个特点:一是老龄化程度高。与2023年相比,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增加了34万,占比增加了0.8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16位,在西部省份中居第4位。二是老龄化速度快。我省于200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晚了3年,但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特别是2010—2024年这14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12.8%提高到22.4%。三是“未富先老”特点明显。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全省10市1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宝鸡市(29.21%)、汉中市(27.58%)、渭南市(26.56%),咸阳市(24.76%)、铜川市(22.62%)、安康市(22.61%)、商洛市(22.40%)、延安市(19.53%)、西安市(19.02%)、榆林市(18.49%)、杨凌示范区(14.31%)。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宝鸡市比最低的杨凌示范区高出14.9个百分点。五是老龄化与人口负增长、少子化叠加。在老年人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口出生率却在持续下降,2023年、2024年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31%、-0.69%(全国分别是﹣1.48%、-0.99%),较上年分别减少5.2万人、2.7万人,全省老龄化伴随少子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六是老年人口抚养比逐步提高。截至2024年末,我省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2.95%,高于全国(22.8%)平均水平,比2023(22.28%)年增加0.67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的提高反映了老龄化社会程度加深,意味着每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更多的老年人,对全省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省建成养老机构944家,养老床位24万张

  李平介绍,近年来,陕西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提质增效,老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末,全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85.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98.01万人,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全省参保人数3716.12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左右。

  “截至2024年末,全省建成养老机构944家,养老床位24万张。建设18个全国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示范县(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建成440个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数量分别为2538家和9419家。全省享受高龄补贴390.4万人,发放高龄补贴29.9亿元。完成1.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助餐点4929个。”李平介绍。

  截至2024年末,我省累计建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54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达到88.67%,建成医养结合机构350家,占养老机构的37%,养老护理型床位12万张,占比达到50%。

  遴选30个社区实施老年痴呆防治行动项目。实施2024年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和安宁疗护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培训老年医学人才210人,合格率达100%。实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线上培训2200人。

  截至2023年底,我省养老产业规模为3674.31亿元

  李平表示,近年来,陕西银发经济加快发展。举办全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13家金融机构为养老产业发展贷款授信1165亿元,与17个省份建立旅居康养合作关系,10家养老产业前沿科技企业成立科技创新联合体。联合11个西部省市签订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合作共建协议。

  连续举办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吸引5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确定旅居养老单位31家,发布旅居养老精品旅游线路10条。

  老年人社会参与持续扩大

  3000余名老教师参与“银龄名师”乡村教育服务活动,1万余名老科技专家深入基层开展讲座1.3万场,1.2万名老医务工作者开展义诊活动930场。成立社区“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全省46.3万老年人参与“银龄行动”。持续推进五级老年教育网络建设,全省建成老年教育机构260所,各类老年大学(教学点)828个。依托陕西开放大学成立国家老年大学陕西分部,组建社区(老年)教育师资队伍1007人,开发上线“智慧助老”系列微课124集,开展老年教育进社区活动。

  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累计投入3.5亿元支持500多个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126个公共体育场馆落实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全省119个公共图书馆、119个文化馆、2万余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2024年全省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小区561个,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452部。持续优化老年人出行环境,全省累计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77条,持敬老优待证免费通行公交线路706条。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开展“银龄数字课堂”4500余场,对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APP和小程序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75个。

  李平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将持续完善老龄工作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办好为老服务实事,切实把全省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年仅34岁 李静毅被评定为烈士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