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是藤编产品,前面是直播区……”近日,“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调研采访活动来到汉中。在南郑区黄官镇藤编产业园,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良顺介绍起藤编的发展情况。
3D 数字建模技术 “全景式还原”藤编制作
走进藤编产业园,一根根藤条在工人手中翻飞,逐渐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在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制作藤椅。在一旁的直播间,主播正在介绍特色藤编产品。
就像说起汉中热米皮一样,聊起藤编、聊起产业,陈良顺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作为汉中藤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和同事们感受到了优质网络和数字化给非遗传承传播带来的新变化。
藤编是当地特色产业之一,但由于多方面因素一度面临市场萎缩、手艺失传的挑战。依托5G+千兆专线的高清流畅网络,非遗技艺背后的故事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广泛传播,消费者对藤编的认同持续增强。非遗传承人一方面加速产品革新,将传统藤筐升级为时尚新品;另一方面创新宣传形式,依托移动5G+千兆专线网络保障,开设“匠人直播间”,网友可实时观看藤编过程。通过移动视联网技术赋能,打造“社区工厂”居家就业模式,带动200余户编织户增收。
同时,3D 数字建模技术让藤编制作实现了 “全景式还原”,建模技术将复杂编制工艺以三维动态形式精准呈现,既完整留存非遗技艺核心细节,又突破时空局限,为非遗保护与传播开辟新路径,让古老藤编艺术在数字时代更易被大众了解、喜爱,助力非遗活态传承,推动了非遗技艺的数字化留存与传播。
在销售环节,通过电商和网络直播,传统手艺和藤编加快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如今,产业园的主要企业已在多个线上平台开设店铺。这里还开展研学活动,吸引了学子参与。
目前,藤编产业园正筹建VR体验馆,计划以“线上定制+线下体验”融合模式开拓海外市场。非遗藤编技艺正搭乘数字技术快车加快走向世界。
智慧农业让药材产销等环节走向数字化之路
走进汉中市汉台区徐望镇,雨后的田间一片丰收景象,金灿灿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曳。
走进徐望镇智慧农业产业园,中国电信智慧农业数据大屏上不仅展示着产业概况,还实时监测着空气温度、湿度等信息。智慧农业项目以通信基站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农业全链条的数字化体系,重点建成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AI视频监测系统及农产品溯源平台,依托基站网络实现了全域数据实时传输与联动。通过基站支撑的虫情监测与环境感知系统,精准指导水肥调控与病虫害防治,推动了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大数据平台,以 “企业 + 农户” 模式带动 200 余人(含 32 户脱贫户)增收,协助土地流转并传授技术;推动项目与村集体合作分红,助村集体年增收 5-10 万元,还借溯源体系与电商直播平台助力产业升级,形成良性闭环,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在山水之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慧农业育苗大棚里,药材正在生长。工作人员介绍,公司立足汉中生态优势,经市场调研与专家论证,确定了天冬、黄精等中药材,构建起“种苗繁育—规模化种植—仓储加工—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在育苗、种植等环节,公司积极引入智慧农业技术,依托中国电信云网能力,建设了“山水之间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在育苗基地部署了土壤湿度传感器、小型气象站、视频监控等设备,通过5G技术实时采集土壤水分、肥力、气象条件等数据,上传至云端后,结合中药材生长模型进行智能分析,为育苗全程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工业……通信网络建设让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各行业
在汉中,感受到电信普遍服务建设实惠的企业和创业者还有很多。
数字化助力非遗传承,智慧农业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和信息技术加快创新应用。
汉中地处秦巴山区西段。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富集、区位条件优越,是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秀美之城、产业兴盛之城,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但因部分偏远山区山大沟深、群众居住相对分散的地理特性,通信网络建设艰难,“上网”曾是山里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电信普遍服务战略为当地加快破解偏远地区的通信难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针对山大沟深、山区群众居住相对分散的实际情况,2016年起,汉中连续多次成功申报国家和省级电信普遍服务项目。
在电信普遍服务项目落地过程中,汉中市数据局联合各通信运营企业深耕基层,各级协同形成合力,逐步破解了偏远地区通信网络瓶颈。
近年来,汉中持续加大通信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动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网络质量提升直接改善了用户体验,“信号升格”行动使文旅景区、交通枢纽、电梯间等区域信号显著改善;新建的5G-A基站有力支撑低空经济、智慧交通等新领域发展。通信网络正实现从“能上网”到“快上网”的全面提质。
十年的通信建设不仅让秦巴山区“通了信号”,更让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农业、工业、应急等各方面。为广大群众共享现代化生活、千行百业注入了现代化动能。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黄涛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学家人工造出浪漫“流星雨”! 下一篇: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助力文旅融合、助力生态保护 数字技术为汉中城乡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