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先生没想到,原以为方便快捷的“携号转网”竟然如此麻烦。
“是流程确实需要长时间审批,还是因为我要转网才导致流程需要长时间审批?”近日,市民冯先生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他办理携号转网业务过程中,中国电信工作人员告知“要经过三个月的审批”,他认为很不合理。冯先生介绍,他是中国电信的用户,此前办理过充话费送手机的合约,今年9月合约正式结束,日常手机使用的是239元/月的资费套餐,连带着家中的宽带网络。考虑日常使用中的多个因素,他决定申请办理携号转网业务。
“我在9月23日于线下营业厅办理了携号转网业务,当时填写并提交了预约单。大概过了一两天时间,有电信业务人员联系到我,想要挽留我继续使用电信业务,但被我拒绝了。”冯先生说,业务人员称携号转网业务不好审批,审批流程有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时间。
冯先生表示,携号转网政策原本是为了提升通信行业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好政策,本应该很快就能通过审批,方便群众办理新业务,但为什么实际办理却需要这么久的时间?他认为是运营商拖着不办理,随后向中国电信、工信部都进行了投诉,“9月29日中午,电信人员回复依旧是继续催促,什么时候能办好没准确消息。”
冯先生说,此前与中国电信西安某区域售后工作人员沟通时,对方明确表示是上级领导将审批“打”回来了,“说是觉得资费贵可以调整优惠,网络不行可以换设备,没有确定审批多久能通过。”冯先生说,对于运营商的做法和态度感到很无奈。
9月29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中国电信对接冯先生办理携号转网业务的工作人员,对方称“单子已经提交,流程正在走,具体的情况没办法回答。”记者拨打中国电信10000客服热线并反馈了冯先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客服人员表示会尽快和用户对接。
律师:违背了携号转网政策的初衷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相关规定,任何运营商不得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拖延,且不得对携号转网设置障碍。冯先生的合约已经结束,不存在合约限制等合理阻碍转网的因素,运营商却以审批流程漫长为由拖延办理,这种“挽留时高效,放行时迟缓”的对比,很可能是人为制造的“退出壁垒”,目的是留住用户,避免自身利益受损。这既违背了携号转网政策的初衷,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赵良善建议,冯先生可以向当地的通信管理局进行书面或线上投诉,准备好详细的携号转网过程情况说明,包括遇到的问题、与运营商沟通的经过等书面材料。同时,冯先生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以消费者权益受侵害为由,向消协反映携号转网中的纠纷,消协可从中协调,促使运营商与用户妥善解决问题。若投诉无果,可诉诸法院,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编辑:王莉文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