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正式颁布 将加大对“绝学”、冷门学科扶持力度

滚动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任婷 2025-09-30 14:41:47
A1 A2 A3

2025年9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正式颁布实施。9月29日,《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在省人大机关举行。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条例》特点为,一是属于创制型立法。在目前没有明确上位法的情况下,陕西省《条例》主要依据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具体要求,参考已出台的浙江、江苏、重庆的法规,聚焦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制约性、关键性问题,剖析成因,以刚性规定强化相关主体的职责,以期实现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以科学思维谋划促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的务实举措。

二是《条例》突出发展、促进。陕西省《条例》突出“发展”和“促进”两个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指工作层面的推进,更多的是指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科研、科普、保障、激励等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完善,体现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激励保障体系等全方位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促进”则是期望通过人财物等的投入与权利的保障,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双轮驱动。

三是《条例》条文简洁,内容具体。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促进设计内容广泛,如何作出科学系统化的规定,如何作出科学、系统、适用的规定,是立法面临的难点。陕西省《条例》坚持“务实、管用、简洁”的原则,共三十一条,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和指导思想(第一至三条);第二部分为组织领导、机构职责和主体力量(第四至九条);第三部分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事项(第十至第二十一条);第四部分为保障、激励和惩戒、处罚措施(第二十二至第三十条),第五部分为附则(第三十一条)。

据了解,陕西要落实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要把落实《条例》与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结合起来,加大省级财政投入,扩大省社科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规模,引导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和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研究,加强延安精神、照金精神、西迁精神等伟大精神阐释研究,加强秦岭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关中文化、黄土文化、汉水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研究,积极开展陕甘革命根据地史、周秦汉隋唐文明、考古和文物保护、“一带一路”等与陕西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特色专题研究,加大对“绝学”、冷门学科的扶持力度,广泛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合作研究,推动形成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研究成果。要强化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激励措施。

当前,要按照《条例》规定,组织开展好陕西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奖获得者纳入人才分类认定目录。要支持青年人才发展,在研究项目中扩大青年项目比例。要完善职称评定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好激励作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方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致敬英烈铸忠诚​ 西安铁警开展烈士纪念日主题党日活动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