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 贺秋平
“安塞腰鼓手”“延长烤肉师”“延安果艺师”……近日,在2025陕西省劳务品牌交流活动上,延安市6支代表队集体亮相,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延安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黄土地上,既孕育了流传千百年的非遗技艺,又形成了陕北美食文化。近年来,延安市围绕‘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就业创业’链式发展,立足‘一县一品’系统培育,聚焦特色产业精准培训,整合政策资源推动劳务品牌建设,让劳务品牌成为促进延安市高质量就业的‘金名片’。”11月10日,延安市就业服务处劳务输出科科长张亚丽说。
截至目前,延安市已培育特色劳务品牌22个,其中全国知名劳务品牌1个、省级劳务品牌2个、市级劳务品牌8个、县级劳务品牌11个,累计带动就业创业超过15万人次,产生的劳务经济收益约24.2亿元。
非遗类劳务品牌是文化底蕴与技能价值的完美融合,通过技能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开辟就业新渠道。
高塞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传承人,也是“安塞腰鼓手”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他把传统腰鼓表演形式归纳整理为20多种套路打法,多次在全国各大歌舞团、院校、企业传授安塞腰鼓技艺,还定期举办安塞腰鼓培训班,挖掘、培养了一批青年安塞腰鼓手。“目前我们组织了多支腰鼓队,有时自己接商演,有时在政府支持下参加培训、接演出。现在我们团队已经走遍全国各地,一年下来人均能挣六七万元。”高塞东说。
11月10日,吴起徐新羊肉剁荞面团队忙完吴起县周湾镇的活动,又马不停蹄赶往定边县郝滩镇。“我们团队主要承接红白事餐饮服务,这两年找上门的活儿越来越多,大家几乎一年四季都在外忙活,干得起劲。”该团队负责人徐新说。
吴起县培育的“吴起羊肉剁荞面师”劳务品牌衍生出了“羊肉剁荞面服务队”。全县13支“羊肉剁荞面服务队”服务范围包括陕西以及内蒙古、甘肃等地,人均劳务年收入超过5万元,不仅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也让浓郁的“延安味道”香飘四方。
近年来,烹制独具特色的陕北美食正在成为就业“香饽饽”。“根据特色,我们打造了‘陕北农小厨’系列劳务品牌,将地方特色美食转化为就业招牌,子长煎饼、甘泉炝锅面、延长烤肉等地方特色美食,从寻常餐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张亚丽说。
“延长烤肉师”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任小强说:“‘延长烤肉师’这个劳务品牌让延长烤肉这项美食有了更高的、统一的标准。经过我们培训的烤肉师,在各地就业时很受欢迎,同时也有更多人关注延长烤肉。”
聚焦市场供需变化,延安市还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培育了“宝塔月嫂”“延川家政服务员”“宜川护工”等一系列家政服务类劳务品牌,以专业服务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曾是家庭主妇的“宝塔月嫂”张治梅说,通过培训,她实现了稳定就业,也找到了自我价值,全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苹果是延安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围绕这一优势产业,延安市打造了“延安果艺师”劳务品牌,将传统种植升级为标准化、技能型职业。截至目前,延安市累计培训133.6万人次,赋能果农从“会种”到“慧种”,让小苹果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果”。“通过我们‘延安果艺师’托管的一些果园,经济效益能翻一番。作为果艺师,我感到很骄傲。”“延安果艺师”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潘晓平说。
劳务品牌连着大民生。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鲁海栋表示,将在延安劳务品牌培育建设的良好势头下,不断挖掘地方特色,通过“政府给政策、企业给就业、协会给标准、机构给培训”的全链式发展模式,让延安劳务品牌这张“金名片”切实促进群众就业创业增收,助推产业发展。
编辑:宁姝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理解到二〇三五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