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一名来访群众感到身体不适,在接待中心医疗室就诊 本报记者 黄利健 摄
“这两天每天都会有来访者出现身体不适,仅5月14日上午2小时内,已有2人突然发病,在这里进行了紧急救治。希望来访者不要过于激动,以免对身体造成危害。”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医疗室医生刘栋粱说。
昨日又有两人发病医生提醒避免激动
昨日,是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揭牌第二天,与首日相比人数有所减少,但仍有来访者因情绪激动出现身体不适。
10时30分,医疗室登记本上已记载了4人突然发病。其中两人是在昨日刚开门就被送到医疗室的,另两人是13日救治的。根据登记信息,记者得知昨日第一位突然发病者姓张,61岁,表现为血压升高、头晕;第二位姓孙,已74岁,因突发哮喘呼吸困难,在医疗室用药后逐渐恢复。“来访者多为老年人,一旦情绪激动,易导致疾病发作,希望大家尽量保持心态平和,如感到身体不适可推后来访,毕竟身体是第一位的。”刘栋粱说。
投诉热线96699刚开不久正在调试
两日来,有数位读者向本报反映信访接待中心投诉热线“029-96699”打不通。记者多次拨打,发现确有个别时候打不通。“因工期紧再加上热线刚开不久,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们在不停调试、改进,力争下周一恢复畅通。给市民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请大家谅解。如果打不通,可尝试多拨打几次。”投诉热线负责人郑新伟说。
民政部门准备制宣传单利用平台做好政策宣传
根据5月13日驻中心各部门接访情况统计数据,民政局接访人数最多,达295人次,约占总接访量34%。“有不少来访者是咨询政策的。由于民政方面的政策多、面广,再加上变化快,我们计划下一步将常用的相关政策制定成一些小册子或宣传单,利用好这个平台,在接访的同时也做好政策的宣传服务。”西安市民政局副局长高怡说。
新模式提升协调能力让群众少跑路能办事
谈起集中接访新模式,接待中心市房管局接待室工作人员史湘红感觉效果不错,“我们系统内的自己就可以解决,涉及多部门的我们可以通过联席会议现场综合协调解决,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群众少跑路。当然,最终真正地解决问题才是众望所归。”
接待中心来访接待处处长杨德山告诉记者,“三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及“三分离”(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是以往信访工作中的难点。“对于过去一些难以解决的事件,我们信访工作人员也常常感到很无奈。这种‘大信访格局’的形成提升了我们的综合协调能力,也将促进许多难题的解决。”本报记者 郭晓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