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出租车交接班时打车较难 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李晖摄
出租车乘车难问题咋解决;空中电线如何不再“结网”;市政道路设施建设怎样不频频“拉拉链”……在西安市政协昨日召开的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上,政府部门对委员提出的上述提案一一给出答案。
据介绍,西安市政协在政协西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共收到提案697件,立案669件。目前,绝大部分已经办结。即日起至7月底,西安市政协将着手对书记、市长做出批示的20件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解决打车难
对错时交接班进行改进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近年委员们提出的“关于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公交发展的建议”,大部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如:新增车辆、开辟新线路、线路延伸、推迟收车、规范公交车广告等。目前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比例大幅提高。
今年,有部分委员还提出了“关于尽快解决西安市出租车乘车难的建议”。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在调研基础上,正在草拟《关于进一步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政府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规模,对出租车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出租车数量,适时增加出租车数量,并对错时交接班、加大出租车行业管理力度、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等方面将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市民反映打车难在特殊时段
目前西安市共有出租汽车公司54家,10762辆出租车。
从去年4月以来,本报不断接到读者打车难的反映,难在下雨天,难在交接班,难在上下班高峰。
除了前期一度出现的天然气紧张导致出租车难打之外,关于“打车难”,市民和“的哥”都有话要说。在记者采访中,的哥比较普遍的一个观点是:打车难症结在于交通不畅。一旦道路拥堵,车辆周转就慢了。另外,就是打车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从普通市民角度来看打车现象,大家一个普遍感受是,一些路况复杂的路段司机不愿意去,在特殊时段很难碰到空载的出租车。本报记者 刘兢 段晓宁
管理『拉链路』
拟成立专门公司管“拉链路”
西安市政协委员王效梅在提案《关于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指出,西安的城市建设中存在道路改造建设规划滞后,重复开挖现象严重;道路施工对市容市貌影响较大;道路建成后又频繁施工等现象,给市民出行都带来很大影响。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应科学规划,明确一定的管理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主街道经常出现“拉拉链”的现象。
这一建议也是西安市市政公用局一直重视的问题,昨日上午,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准备成立专门的管线网的公司,并将制定城市道路架空线缆落地整治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以期能解决此类问题。
新路5年内严禁再开挖
与此同时,市政公用部门还将狠抓配套管线在道路拓宽改造过程中的“前、中、后”时期的管理。严把施工后道路再次开挖的关口。对新修建交付使用的城市主次干道,规定5年内严禁再次开挖,不得办理开挖手续;对特殊情况,必须报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开挖,同时需缴纳3~5倍道路建设开挖费;对那些不经审批、未按工作程序、各自为政开工建设的项目坚决停止,对在施工中给其他基础设施造成损害的施工单位进行严肃处罚。本报记者 刘兢
相关新闻:西安开始集中整治“打车难” 将严打出租车拒载
委员建议:缓解打车难问题 若乘客同意应允许拼座
乘客同意就能拼座引发争议:拼座咋收费
不经乘客同意不能随便拼座 违者最高罚款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