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柠檬水女孩”的故事在美国成为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位7岁的俄勒冈州女孩不久前在一个地方集市上售卖柠檬水,但因为没有卫生执照,被地方卫生管理员驱逐。这名女孩的遭遇引发媒体关注,很多人指责当地管理机构无权将小女孩赶走,称其扼杀了小女孩的创业热情。在舆论压力下,当地地方官亲自向这名女孩的母亲道歉,并要求卫生管理机构在执行相关法律时倍加谨慎,鼓励而非阻碍公民创业。(据《新京报》)
摆摊卖柠檬水,是美国儿童习以为常的“创业初体验”,它只是美国家庭教育儿童的一种“美式经典”而已,无关生存,无关市容,也无关其他。管理人员因为卫生执照问题而予以驱逐,某种意义上其实也不能不说是“照章办事”,虽然我们都和事后亲自道歉的当地最高地方官一样,并不认为“一个7岁小女孩的柠檬水摊子是一个城市面临的最严重健康威胁。”——换句话说,有一种死板的“照章办事”是彻头彻尾的“官僚主义”。
“柠檬水女孩”的故事之所以同样引起国内公众的强烈关注,落脚点显然主要不在于美国家庭教育儿童与我们那种分数至上方式的异同——即使有家长想学着“美式经典”方式教育孩子从小学习创业,那么也别指望在被城管强驱甚至暴打之后给你道歉;而恰在于这种“照章办事”式的“官僚主义”在我们的身边早已累积发酵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几乎所有的网友,都从“柠檬水女孩”的故事里立即联想到了中国城管的执法方式。
摆柠檬水摊之所以会成为教育孩子的“美式经典”,足以说明摆摊在美国人心中也是一种创业,做摊贩同样是一种正大光明的职业。而在我们城市管理的理念里,可曾将路边摊贩看做一项正大光明的职业吗?要知道,绝大多数的街边摆摊,可不是孩子的“创业初体验”,而是直面生存多艰的糊口生计。小贩与城管的猫鼠之争,之所以呈现出不可调和的无解状态,根本原因正在于我们的城市管理观念无视于“贫穷的大多数”事实,为了片面追求城市容貌的整洁形象而否定摊贩合法经营权利,为此不惜使用各种暴力手段和流氓手腕。
唯有首先将路边摊贩看做正大光明的职业,秉持保护公民生存权高于一切的理念,然后才可能谈得上所谓文明执法,所谓鹰派鸽派之分。如果本身就否定摆摊合法性,就视摆摊为非法营生,就将市容政绩看得高过一切,当然只会想到“堵”而不可能设法去“疏”,所谓文明执法充其量不过是避免像某些城管那样动辄“打、砸、抢”而已。
城管的文明执法,首先应该是一种基于理念的制度约束,然后才可能成为真实可见的行动。在我们的现行城市管理体制之下,“柠檬水女孩”注定不可能成为新闻人物,就连那些时有报道的被城管暴打的老人、孩子、孕妇,都已经被“审丑疲劳”了。“柠檬水女孩”的故事有必要写入城管培训教材,接受培训的不仅应该有只会“照章办事”的城管队员,更应该有负责制定城市管理政策的管理者。舒圣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