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晒思路
法院:推行网上立案
推行“阳光执法”,引入网上监督机制,实行网上立案……昨天,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人表示,全市法院将通过多种举措切实维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市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刑事审判力度,继续保持对多发性侵财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影响安全感犯罪的高压态势,特别要把“两抢一盗”、“黄赌毒”作为重中之重。
要在全市法院开展“集中解决涉诉信访问题”专项活动,法院班子成员亲自包抓、亲自剖析案件。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力争两年内实现全市“无执行积案法院”目标。大力推进“阳光司法”、“阳光执行”,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继续坚持案件评查,引入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新机制。将调解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积极构建法院亲民文化,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人民法庭直接立案等方法,设立导诉台、服务台等便民设施,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法院工作。开展司法救助,依法为城市低保人员等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减免诉讼费。
检察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市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活动监督等职能,做到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什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就查处什么问题,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感。
同时,进一步完善案件质量管理机制,强化流程控制和动态监督,提升业务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刑事检察工作注重加快批捕起诉的节奏,减少在检察环节的停留时间;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坚持立案结案并举,切实提高侦查终结率、移送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
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题教育,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强化干警公正廉洁执法的思想意识,完善执法办案监督机制,提高群众满意率。
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充分发挥街办乡镇检察工作服务站、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律师参与涉检信访接待站、社区矫正工作站、涉众型经济犯罪群众接待室的作用,积极促进矛盾化解和管理创新。
市公安局:坚持严打不动摇
昨天,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打团伙犯罪,打系列犯罪,继续保持对“两抢一盗”、“黄赌毒”、电信诈骗、拐卖儿童妇女、涉枪涉爆、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特别是加大对侵害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人身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暴力犯罪活动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影响恶劣的涉恶案件的打击力度。继续开展针对黑网吧的“网剑”行动。
将坚持重点治乱,对市局确定的26个重点地区和各分、县局确定的192个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进一步加强整治力度。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火车站、繁华街区、城市窗口开展排查,特别是“十大顽疾”地区。同时改进流动人口管理,严格落实重点人管理帮教稳控措施。
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着力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健全公安信访长效机制。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完善警务公开制度,大力推行执法告知、公开听证、公开调解等措施,确保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市司法局:帮教“无缝对接”
市司法局将积极探索和推广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互动新模式,构建帮教“无缝对接”新机制,深入推进“平安西安”创建工作。
此前,我市先后在莲湖区司法局、未央区司法局进行了“三调联动”先期试点,通过建立人民调解员人才库、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专职调解员队伍、经费保障制度等4项措施,提高了调解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强化工作制度、协作制度、调解程序,确保了试点规范运行。半年共化解矛盾纠纷596件。
构建帮教“无缝对接”新机制,西安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西安市劳动教养管理所,建立起信息共享、联合帮教、人员交接、过渡安置、结对帮扶、跟踪回访、动态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无缝对接”,提高教育矫正质量。 文/图记者 崔晓刚
政法系统表彰20个“四好”班子
昨天,市委政法委表彰了全市政法系统20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廉洁自律、执法为民”好班子,以激发干劲,开创工作新局面。
20个“四好”班子
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
莲湖区人民法院
未央区人民法院
灞桥区人民法院
雁塔区人民检察院
未央区人民检察院
长安区人民检察院
蓝田县人民检察院
市公安局法制处
市公安局行动技术支队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莲湖大队
市公安局碑林分局
市公安局灞桥分局
市公安局临潼分局
市公安局经开分局
西安市公证处
阎良区司法局
户县司法局
市国家安全局办公室
市国家安全局二处
据/华商报、西安晚报 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