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墓未挖掘就已认定?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导、魏晋文学研究专家黄震云在发言中更是爆出猛料。他说,早在2008年,他在乘坐动车组时,看到了一本供读者阅读的杂志《报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这儿就是曹操墓》。文章的作者正是潘伟斌,潘伟斌当时就指出,西高穴村大墓就是曹操墓。
然而,文中所引用的西高穴发现的画像石却让黄震云觉得很奇怪。他在论坛上公布了画像石照片,并对记者说,此画像石是一块“新东西”,是模仿山东嘉祥的一块汉代画像石制作的,其刻画风格明显不是曹魏时代的风格,且刻工水平低下,模仿了北魏的线刻手法。
黄震云指出,很容易看出此画像石是刚刚制作出来的,“用现代工具开槽太深,说白了就是用电锯锉的,边框斜打得太过明显,甚至连石头印痕、石头粉末还在的情况下在上面抹上黄土冒充!”
黄震云说,更关键的是,潘伟斌发表《这儿就是曹操墓》的时候,西高穴大墓还没有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那时候墓还没挖呢,他凭什么就能认定那里就是曹操墓!”黄震云据此认定,曹操墓事件,从一开始就是潘伟斌等人策划的一场骗局,石牌、画像石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且在2008年之前,“他们就已经在策划了,这样的画像石,三天就能够造出来了!”
神秘录音即将公布
论坛临近结束,倪方六又举出了另一个证明曹操墓强有力的证据。他说,在北京经营一家文化公司的河北人士闫沛东一直非常关注曹操墓。
倪方六说,在曹操墓考古发掘时,闫沛东就到西高穴村做了长期暗访,并且获得了曹操墓造假的“铁证”。所谓的“铁证”,其实是闫沛东暗访时和农民对话时的秘密录音。这些录音能够证明认定曹操墓的物证——鲁潜墓志、“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画像石均为当地农民伪造出来的。倪方六说:“造伪的手段很简单,雕刻出来做旧,有的甚至是泡在尿液里,达到看上去很陈旧的效果!”
“这段录音将彻底颠覆曹操墓!”倪方六说,但可惜的是,神秘人物闫沛东并没有出现在论坛现场。倪方六告诉记者,闫沛东正在和另外的一个机构紧密合作,酝酿一个大型活动,届时公布录音,彻底揭穿安阳曹操墓这个骗局。
与会专家没有考古界人士
21日下午三点,旨在揭露安阳曹操墓造假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临近闭幕,与会学者签署了一个《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共识》,指出安阳曹操墓的认定,是一场人为操作、故意造假的行为。
记者注意到,在“共识”上签名的与会学者专业背景涉及很广,有文学、历史、美术等多学科,甚至还有多名新闻界人士,而光曹操的故里安徽亳州来的学者就有5位之多(一位亳州学者在论坛上指出,真正的曹操高陵其实是在安徽境内),但就是没有一个学者是来自考古学界的。
“考古界的人都不敢来!”倪方六对记者说,的确,从曹操墓发掘被媒体报道后,除了徐苹芳先生,几乎还没有一位在职的考古界人士公开提出质疑,“但这不代表着考古界没有人反对,据我所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有人和我们的观点是一样的,但迫于压力,只能保持沉默!”倪方六说,本来是有考古界人士想来参加论坛的,但考虑到如果来了,“以后在行业内不好混”,最终还是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