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照片作者张轶
“晚上睡觉时旁边放把刀”
张轶200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荆州当地的《江汉商报》工作,入行仅一年多。在《挟尸要价》获奖后,张轶才首次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表示承受了鲜为人知的巨大压力。
记者:你认为照片中王守海的手势是什么意思?
张轶:事发后曾有媒体向他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王守海说自己也不清楚,但现在他的说法已经不同了。
记者: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质疑照片有假?
张轶:如果觉得有问题,为什么照片刚刊发时,不站出来说话,一直等到现在。
记者:你坚持认为是挟尸要价吗?
张轶:挟尸要价是一个过程,从打捞公司到现场与校方谈判,挟尸要价就已经开始了。这张照片只是反映挟尸要价整个过程的一个瞬间,是最有信息量的一张照片。
记者:事件发生后,为何会离开《江汉商报》,是否受到威胁?
张轶:是!刊发照片时我署名为“真真”。有关方面寻找这个人时,报社出于保护一直没有透露我的身份。后来,有好朋友告诉我说,有团伙也在查我,而且要搞死我,让我尽快离开。
记者:当时是否有很大压力?
张轶: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因为我大学刚毕业,第一次经历人生中的严重坎坷。当时晚上很害怕,每天晚上只要下雨或是窗户有响声,我都会从梦中惊醒。有时,我会在旁边放一把刀。下班时也是与同事结伴而行。这一年多,我一直在不停地换地方。
记者:有网友说照片是经过PS的?
张轶:这是一张原始照片,只是适当裁了米粒那么大一点点,这在评奖允许的范围之内。当时是两条船用钩子捞起遇难大学生,但我着重拍了王守海。
记者:还会继续公布出一些照片吗?
张轶:作为证据的照片我只公布了一部分,我是怕公布出来的照片再次伤害家属。
《挟尸要价》被认定不存在造假
8月23日,人民摄影“金镜头”组委会公布调查结果,调查组认为《挟尸要价》的新闻是真实的,不存在造假问题。
主要论据有两点。一是根据“10·24大学生救人事件”发生后,诸多媒体的大量报道以及此次调查组收集的各方情况,证明照片反映的“挟尸要价”的新闻事件真实存在。
二是照片记录的瞬间是整个挟尸要价过程的一部分。虽然照片中的主要人物王守海极力辩称自己没有开口要价,但其客观上参与了挟尸要价的过程,是这一行为的执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