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30分钟内
每个劫匪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据研究,一次典型的人质劫持大约历时6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劫持者的内心每一分钟都发生着微妙的心理变化,这正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人质危机发生的前30分钟,谈判专家就应该能初步了解情况,而这30分钟也是最危险的。“我们的经验是,如果他们半小时后还没有杀人,可能也就不会杀了。但如果他真的杀了,剩下的就只有留给武力解决了。”美国纽约警察局心理学博士施洛斯伯格说。
劫匪为什么要劫持人质?排除精神病因素,每一个举刀的劫匪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在国际“人质谈判之父”哈韦·施洛斯伯格看来,“这是一种绝望的举动,是他们最后得到一些力量的机会”,“他们劫持人质,实际上是在赌博,他们是无助的”。
也许正是抱着这种赌博的心理,2009年4月21日,张氏兄弟在自认“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广州三元里当街劫持了一个女子。
当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谈判专家姚警官赶到现场时,得知劫持者是为了给老母亲筹钱治病,他便判断:孝顺的人怎么坏也不至于是穷凶极恶的歹徒。抓住这一点,姚警官觉得谈判是可行的。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谈判专家要求智商高、反应快、知识面广,在一些国家的谈判专家要求起码掌握十门以上学科知识,涉及政治、宗教、道德、法律、交通、金融、语言、心理、气象等,这样的人才用“万里挑一”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谈判专家的外形有严格要求,外形不能魁梧,也不能太瘦,最好是有点矮、有点胖,给人感觉比较憨厚,容易得到劫持者的信任。
“如果谈判专家长得太帅,容易给劫持者造成太大压力,谈判往往很难进行下去。”一位不愿具名的谈判专家告诉记者。此外,由于谈判专家要面对劫匪,对身体以及心理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谈判专家大多为男性。
劫持45—90分钟
劫匪与外界的唯一联系
一般来讲,劫持事件发生45分钟后,谈判正式开始。这一阶段谈判专家的作用很明确:使事态平静。此时,谈判专家必须使自己成为劫持者与外界的唯一联系,用施洛斯伯格的话说就是:成为人质的“替代品”,成为劫持者口头上的“沙袋”,目的是使劫持者的注意力从人质身上移开。
在广州站南路劫持人质事件中,越秀分局刑警秀姐一开始承担了谈判专家的角色,她也是后来举枪毙匪的女警。“我当时穿着便装,接近劫匪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我,就问"你来干什么的"。”秀姐等人的接近,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劫匪的注意力,其目的就是试图通过谈话让对方放下手中凶器。
东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李灼华多次与绑匪进行生死对话,长期近距离直面生死让他摸索出了一条谈判法则:警匪之间谈判的最佳距离不能超过5米,“因为我一定要看清疑犯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
“由于人员流动大,很多劫持人质事件中的劫持者均为外地人,如果谈判专家能用劫持者的家乡话与其沟通,谈判专家就会更有亲和力,沟通会相对畅通,有时候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郭警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