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偏科严重却终成大师的人
在很多人力挺陕西省招办时,也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只要是人才,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网友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在网上晒出了那些偏科严重,最后却终成大师的人。网友“大樽”表示,回顾这些大师,不是提倡学生偏科,只是让大家明白“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的道理。
钱伟长
根据钱伟长自己的介绍:他当年高考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但物理只有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零分。但钱先生却仍被当年的清华录取了。这样的成绩,别说清华,就连普通高校,也只能望门兴叹。钱先生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钱先生拍案而起: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虽经周折,钱先生还是成功转系,中国少了一个历史学者,却多了一位科学大师。
吴晗
1930年吴晗报考北京大学时,国文、英文各得了100分的满分,数学却考了零分,北大不予录取。他不甘心,又转考清华大学,结果国文、英文又考了100分,数学依然是零分。但清华大学经过慎重考虑,毅然决定破格录取他为历史系学生。吴晗果然不负众望,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其杂文《谈骨气》还入选中学课本,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
季羡林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撰写季羡林回忆录《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时,知道季老小时候学习严重偏科,为此,钱文忠教授还做了细致的调查。他先是问季老本人当年高考时数学考了多少,季老只说“很低的”,其他并不多言。锲而不舍的钱文忠教授于是去查了清华大学的档案,发现百分制的数学考卷,季老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填的居然是数学系,真是令人难以想像。
罗家伦
1917年,罗家伦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学文科,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胡适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可校委们查看罗家伦的成绩单后大吃一惊。原来,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数也平平。取弃争论之际,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罗家伦后来成为“五四”风云人物,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传诵一时的《五四宣言》,便是他的手笔。
钱钟书
12年后,已是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招生中遇到了钱钟书。当时钱钟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15分,只比罗家伦当年考北京大学略胜一筹,但是罗家伦在钱钟书的名字上大笔一勾,破格录取。钱钟书后来学贯古今,兼修中外,曾领衔翻译《毛泽东选集》英文版。《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著作,一度使其驰骋学界,赢得国学泰斗之誉。宗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