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罚款二三百元,是好几天的收入呢”
早上7点多出门,9点回家;中午12点出门,3点回家;傍晚6点多出门,晚上12点回家,这是在整个“摩的”行业内通行的工作时间表。“交警上班了,我们就下班,等交警下班了,我们再上班。”这是众多“摩的司机”的工作原则,只有采用这样灵活机变的工作方式,才能避免被交警抓住,“一次罚款就要200元,或者300元,是好几天的收入呢。”
可是,即便是采用这样的“游击战术”,还是有很多双躲不掉的眼睛在紧盯着他们,比如他们所说的“便衣警察”。根据“摩的司机”们反映,这些人有时会跟着交警一起出动,警车后面跟着一辆面包车,下来好几个没有穿警服的人,和交警一起收缴摩的,也有些时候,会单独行动。而让姚师傅更感到疑惑的是,通常当场就能办理的处罚手续,却要过好几天才能得到交警大队的处理,而中间这几天,光放在停车场的停车费,就要交一百多块。
除此之外,在躲避交警的过程中,“摩的司机”们的警惕心也与日俱增,包括乘客们的“乘车动机”都能成为他们怀疑的对象。
魏师傅来自河南,主要是在火车站揽生意,他说:“我上个月就被抓过一次,下午5点左右,看似是乘客要坐车,结果上来了又说自己是交警要罚款300元,一周内去交警支队交罚款,说完推着车就走了。”
对于有“摩的司机”反映的“便衣警察”执法的现象,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秩序科的李科长认为,“摩的司机”们眼中的“便衣”,很有可能是协警,他说:“这只是我们的一种执法形式,便衣警察也是警察,就像我们在公交车上抓小偷一样,我们穿着警服,怎么可能抓得到?”
在收缴非法营运“摩的”的过程中,交警和“摩的司机”们难免会发生争执,一位在凤城一路执法的交警告诉记者,收缴“黑摩的”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摩的司机”不配合检查证件,不交车钥匙,口头上的争执也是难以避免的,“有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些肢体冲撞。”
“因为群众不理解,‘摩的司机’也会有不配合的行为,如果对方出现了不冷静的反应,公安都会出动110来进行协助解决。”李科长告诉记者,“有的‘摩的司机’还会把孩子带到停车场来要车。
“摩的司机”:希望规范“摩的”市场
虽然对于“摩的”行业的生存前景较有信心,但是,与城市发展的文明要求相悖,安全事故频发,影响整个交通的正常运行,也使得“摩的”师傅们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在广州那边,‘摩的司机’都有统一的类似于黄马甲那样的制服,是政府许可经营的合法行为,如果西安市能够不取缔摩的,而是规范‘摩的’市场,出台对应的措施,即使要交一定的管理费,我们也很愿意。这样就不用整天提心吊胆地躲城管和交警了,心里也踏实。”高师傅对记者说,他的想法得到了很多“摩的司机”的赞同。
“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穿上统一的工作服,工作服上有司机的个人编号,要是乘客对司机有什么不满意,可以记住编号,进行投诉。”一位“摩的司机”在接受记者此话题的采访时如此建议。
“没有工作的‘摩的司机’,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犯罪率上升、自杀率上升等,更要紧的是每一个‘摩的司机’都会牵涉到一个家庭。”姚师傅告诉记者,他和他身后的上万名“摩的司机”并不想成为这个城市迈向现代化的“绊脚石”,他们一样希望这个城市越来越好,“我们只是想有口饭吃。”
西安交警:成立“摩的公司”不可能
“自去年以来,已经有170多个人在乘坐‘摩的’或者驾驶‘摩的’的过程中丧命了,170多个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秩序科的李科长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李科长的介绍,国家交通运输部目前只出台了关于机动车运营管理的相关条例,并没有类似“摩的”、三轮车这样交通工具的运营规定,所以,“成立‘摩的’管理公司”,目前来讲是不可能的。
在西安市交警支队,记者还了解到,此次“双十乱”整顿行动到目前为止,共收缴了2000多辆两轮“摩的”和1000多辆三轮“摩的”,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在共有一万多辆三轮“摩的”,而两轮“摩的”的数量则远远超过三轮“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