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沈星”把践行正义当成责任
第四军医大学“张华班”班长姜涪宝说,沈星的义举让他想起30年前为救落入粪池老农而牺牲的该校大学生张华。
“张华精神感召和激励了一代代青年的成长,今天我们从沈星的事迹中,再次看到了中国青年富有理想、勇于献身的人生追求。”姜涪宝说,张华和沈星两个人的事迹相隔30年,他们在不同时期做了同样的选择。
“我上中学时,全国正学习张华,很多人都在讨论,张华救人值不值,他救的是一个老粪农,大学生和老粪农,谁的价值更大?”团省委书记李豫琦说,沈星事迹出现后,也出现了这样的争议和讨论,“我觉得不存在价值大小,他们跳下去那一刻,体现的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一种人性美的展现,生命没有贵贱之分”。
李豫琦说,近年来,我省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像沈星一样的青年,比如张华、熊宁、宝鸡峡救人英雄冯军政、黄船钉,陕南抗洪英雄温光旭、罗春明、冉本义,长安大学为救落水同学而牺牲的曹鹏、洪志文等,“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一种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沈星现象”。
这些优秀的青年,他们的英雄行为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永恒追求。
李豫琦说,作为青年人要学习他们热爱生活、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把践行正义当成自己的责任,多一些善意和关爱,把良好的品行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争做“星青年”。
本报记者卢红曼付亚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