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的扰动”
袁仲一认为, 根据这几十年的考古,好像陵墓的封土没有大的扰动,地层还是很清楚的。过去私人盗掘秦始皇陵还是有的。但是从目前情况看,都没有到中心点。 过去项羽挖过秦始皇陵的说法,现在也证实不了。如果30万人挖的话,它一定变化很大的。现在看没有大的变动。目前可以这样说,秦灭了,项羽入关,秦始皇陵地面上的建筑被烧了,大型陪葬坑有的被烧、被盗掘,这个可能是项羽入关后烧咸阳城,在秦始皇陵也放了一把火。
张文立认为,秦始皇陵应该被盗过,而且不止一次,但没有进入地宫,里面的东西没有太大损失。
刘占成认为,根据咱们多年考古勘探,秦始皇陵本身应该说是没有被盗,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大规模盗窃迹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认为,目前在秦始皇陵考古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还处于未被完全证实的“假设”阶段,不能被认定为科学的结论。
【陵主档案】
热衷自我炒作的秦始皇
秦始皇的身世复杂,初生下来时没有跟父亲庄襄王姓赢,而姓赵,名政。这大概是生在赵之故,也许是因其先祖姓赵。有传说他是吕不韦的儿子,而且其母亲帝太后和嫪毐私通。可能是这些事让秦始皇感觉丢脸,名声受损,他非常重视宣传炒作,首先是重新起名号叫始皇,以显示他功盖五帝、地广三王,比过去的帝王都伟大;其次到山东泰山、琅琊台、浙江省会稽山等地立石刻碑,颂扬他统一六国的伟业;三是迁徙天下70余万人为自己修建浩大的骊山陵园,就是死了,也要让后人佩服他。他容不得别人说他不好,取消了过去帝王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确定谥号的制度。因术士背后说了他的不是,便活埋了460多名术士。
始皇如果不是只活了50岁、在公元前210年他即位第37年就病亡的话,还会做更多的炒作。他虽然为炒作自己下了不少工夫,但死后只有两年时间其秦王朝就灭亡,而且在后来历史上多个朝代被许多人称为暴君。
由于新建的秦始皇帝陵丽山园将原秦陵遗址公园范围扩大,临马路划入园区,而园区西门尚不开放,5月4日记者绕道东门进入位于临潼区秦陵街道的秦始皇帝陵丽山园。
秦始皇陵不仅高,而且宽,舒缓地向两边延伸,很像一山脉。史记上称其为“丽山”,真是名副其实。2009年6月记者曾上过一次陵顶,见许多游客累得气喘吁吁,要歇多次才能登上去。当时顶上为一约200平方米的平台,四周有栏杆,中有一亭子,亭子下有卖纪念品、水果、饮料的当地群众。如今为了保护陵墓,禁止游人登顶。
记者围绕陵墓绕行一圈,站近了有高大树木遮挡,看不到陵,站远了又觉得不够亲近,不解恨。
【戏说陵主】
后半生假身执政
在秦始皇陵周围,群众对秦始皇的评价是前半生有道,后半生无道。
关于这一点,临潼区秦陵街道杨家村尚家自然村60岁的韩向军、70岁尚俊荣等告诉记者,当地有个传说:秦始皇是天上派到凡间的神,前半生由于是他的真身起作用,因此很有作为。统一六国后,他的真身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时,凡间有两个娃打架打得很凶,惊动了天宫。秦始皇问这两个娃为啥打架。玉皇大帝说,他们两个要争你的江山。秦始皇说,既然有人想争他的皇位,就让他们争吧。从此他的真身再没有下到凡间。因此,他的后半生是假身执政,所以就无道了。那两个打架的娃就是项羽和刘邦。
一天秦始皇独自一人微服私访,在一店里休息,听到隔壁一书生对同伴说:“哎,紫微星离位了。”秦始皇一听不得了,自己刚一出宫就被知道了,谁要害他很容易。他赶紧藏到门背后。又听那书生说:“哎,紫微星又入木了。”秦始皇惊呆了:这些书生不得了,自己走到哪人家都知道。为了自身安全,他决定焚书坑儒。
杨家村杜家自然村85岁杜学帮、尚家自然村68岁陈云飞、秦陵街道秦陵村66岁赵发乾等人说,秦始皇给自己修陵墓前,让许多风水先生在天下选穴,经过筛选,认为骊山大水沟下边这地方非常好,头枕骊山、脚登渭河,是一绝佳的墓穴。于是开始建设。当地老百姓一看着急了。按当地山形地势,这里像一朵莲花,而秦始皇陵正好在莲花心上。秦始皇这么坏,埋到这地方,他祖祖辈辈都要当皇上,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于是烧香磕头求玉皇大帝阻扰。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处理。太白金星化妆成一个白胡子风水先生,对秦始皇说,你的陵墓坐南朝北,正好把莲花穴一劈两瓣,脉气就跑了。不如东西向,刚好睡在莲花穴上。秦始皇听了觉得有道理,便将陵墓改为面向东。
老百姓见秦始皇陵还在原位建,就埋怨玉皇大帝不主持公道。玉皇大帝给百姓托梦说,秦始皇陵虽然还在莲花心上,但已经改了陵墓的方向,将莲花斩断,他的江山传到二世就不行了。果真到了秦二世,天下就乱了。
当地百姓因此葬俗为,墓向都是头枕骊山、脚登渭河,与秦始皇陵方向不同,认为这样才能家业兴旺,子孙不断。
秦陵村68岁陈方道、 67岁陈志华等告诉记者,传说,秦始皇担心自己的陵被人破坏或盗墓,建了好多假陵。 在骊山这个真陵的地宫里有一个用水银做的大池子。用玉石做的棺材漂在水银池上。地下还有一个封闭的用青石砌的、用糯米汁浇灌的水银河,和水银池相连,和现在的温度计一样,到夏天温度升高,水银膨胀,把棺材朝南推到骊山大水沟麻子坪下边,在那里乘凉消暑。天慢慢凉,水银收缩,棺材又落下来,等到冬季,棺材回到温暖的地宫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