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城市要走人本道路
王向华(香港大学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院长)
什么是人本生活?我认为是城市对人做出适应,不是人去适应城市设计。那么何为社区?应该是生态、生活及生产兼具的模式。城市发展的目标是要营造亲民的、人性化的、空间非常广大的城市。
城市化的人本道路,应该向全民开放,是每个人都可负担的城市。西咸新区要将彼此融合起来,走全面致富的道路。咸阳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要将西咸新区做到美化、绿色且有农业带。同时要强调灵化,即区域内居民都是有灵性的,传承优良传统,兼具创新精神,不单是城市的居民,更是城市的主人。
成熟的现代田园城市有四个特点。绿色环境与发展农业带结合;整体的城市群而非一个孤立城市;提供人们生活的居住设施;城市群内各区之间有铁路相连。
所以,西咸新区发展现代田园城市有独特优势。首先是作为秦汉古都的传统历史资源;其次是国家重点发展地区,潜力巨大;最后具有工农、城乡合一的先天条件。因此,西咸新区的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可在实现现代田园城市要求的同时,走自己的道路,不仅要树立中国特色的现代田园城市典范,更应该成为国际上现代田园城市的标准。
建设智慧型、紧凑型创意家园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现代田园城市是城市建设的百年主题。可以说,建设环境优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田园城市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人类用不同模式开辟新道路来丰富这个理想。
西咸新区田园城市建设要结合智慧型、紧凑型城市建设理念。即通过互联网、智能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的发达信息技术,使城市变成一个具有智能化服务的、高速运行的城市空间。那么,我们的田园城市并不是说回到陶渊明的时代,而是一个与智慧型潮流接轨的绿色生态城市,同时也是紧凑型城市。
实现此目的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创新”。首先要加强技术的创新优势,形成田园城市的竞争活力。其次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大力培育和引导新兴产业。如数字出版、绿色印刷、网络视频、动漫制作等。三是探索城市的创新形态,打造智慧型的活力空间。例如日本人提出要打造“兼有品质和气质的生活”,美国城市提出设计“酷指数”,认为酷的地方才会吸引人才集聚。这些都能为西咸新区借鉴。最后是要推动城市的文化创意,树立创意经济优势。
保留新区自然特性
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西咸新区田园城市建设规划集中反映出对21世纪田园城市要素的理解和处理,包括集中问题、分散问题、人文集中问题、信息化问题等。我认为,西咸新区田园城市建设,首先是要充分考虑规划实现周期更长的优点。其次,能否在西咸新区的规划里,对有相当比例地块进行有远见的预留,避免在建设初期便将区内规划完满。此外,农耕土地与绿地关系的协调也很重要。因为,在新城建设中,绿地建设与周边地区的农耕土地是难以分开的。
在对区内环境利用开发上,要善于利用地域水系特性,并在沿水系风光设计中追求更自然化,将人为痕迹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由此,使西咸新区与西安城区、咸阳城区明确分工,以水系偏重的自然特性,与大城区丰富人文景观特性遥相呼应。
因为,西咸新区有大量的秦汉唐遗址及基于遗址的人文景观。因此,在物质遗址、人文景观、非物质遗址等保护中,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使陵墓、石刻、遗址以及非物质遗址等尽量保持原始状态。最后,要减少区内人工景观的建设,以其自然特性与中心城区形成互补,这样才利于建成真正的人文城市、田园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