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恰逢国际老年人日,尽管今年有8天的长假,但许多老人仍然不能和儿女团聚,要在孤独中度过节日。有专家指出,缺乏精神慰藉对“空巢老人”来说是最大的心病,因此,“空巢老人”更需要儿女的“精神赡养”。
西安市504社区史婆婆今年已经81岁高龄,她的一对儿女分别在深圳和美国安家,一年难得见几回面,自从老伴三年前过世之后,她就独自生活。每天除了给自己做简单的饭菜之外,就是睡睡觉,看看电视,偶尔出门去溜达溜达,看到别人一家团圆过节其乐融融,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史婆婆:我觉得我们老头走了以后我就没有家了,这个家一定要有人,要有亲人在身边才叫个家,没有亲人在身边就不像个家。虽然房子还是房子东西还是东西,物是人非了。
三年前,史婆婆的老伴过世之后,远在深圳的儿子曾想接她去一起生活,但史婆婆思量再三还是不舍得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地方,加上儿子工作一直很忙,她又怕给儿子添麻烦,所以这事儿也就搁置起来。
史婆婆:现在的孩子也不容易,他上班也很忙,早出晚归,平常在单位工作也很忙,像我儿子礼拜六礼拜天在家里头,也是电话不断都是工作上的事。所以他也没有假日休息日,所以也替孩子着想,也不麻烦他们。
史婆婆说,她现在反倒最怕过节。采访中,有不少老人也都表示“怕过节”。家住西安市东八里社区的雷师傅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在家里度过。雷师傅的老伴也已过世,虽说三个子女都在西安,但并没有生活在一起,他平时除了写写文章之外,就是到公园里溜溜弯儿。
雷师傅:实际上我现在就是基本上一个人,孩子上班哪有时间陪我, 我一个人在家里,你说吃得怎么样,孩子包点饺子冻在冰箱里,有时候孩子给我炒点菜。吃饭都没有问题,主要就是心理孤独。
西安市民周德良,儿子远在深圳,老伴去世后她和年过九旬的婆婆生活在一起,凭借着医生的身份,她加入了西安义工网,平时经常替一些空巢老人检查身体,根据她的判断,大部分空巢老人其实物质并不缺,他们更多地需要子女和社会的关心和关爱。
西安义工周德良:更多的是要被关爱,有人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有些时候行动不是很方便,或者是有些需求自己不能做到的那个时候有人去体贴、有人去帮一把、有人被人看见,不要被忽视。有的时候你不一定给他很多东西,给他们一点点,一个关爱,一个支持,一个问候,他们都很温暖。
省社科院在今年9月16号发布信息称,截至2009年9月底,西安市“空巢老人”已经占到老年人家庭的57.2%。空巢老人引起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突出的问题之一。因此,有关专家也建议,除了呼吁年轻人应尽量抽时间陪伴老人外,社会各方也应该多做一些探索,给子女看望老人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比如,对现行的探亲假制度进行适当改进,严格执行节假日制度,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从制度上鼓励大家“常回家看看”,让家不再是“空巢”,让父母不再“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