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产叫好又叫座
在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之前,许多重点排演的节目只重视评奖,获奖之后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有的节目只有专家欣赏,观众和市场不买账。文艺院团改革之初,文化部便对评价和激励机制进行了改革。比如文华奖的评奖规则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规定除昆曲、歌剧、舞剧外,其他类别的剧目均需演出百场以上才有资格参与评选。
在新型评价机制的引导下,2011年全国文艺院团演出场次达155万场次,比2008年增长71.2%;演出收入达52.8亿元,比2008年增长157%。各级国有文艺院团打造出《复兴之路》、《梦回长安》、《花木兰》等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能否直面市场成为转制院团的试金石。去上海的中外游客很少有人没看过《时空之旅》。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中国传统的杂技艺术为基础,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充满惊奇和魔幻的神奇效果,打造出一场视觉盛宴。2005年以来,《时空之旅》已演出2070多场,观众达21万人次,实现演出收入2.1亿元。
转制院团正在成为文化走出去的有生力量。提起云南,我们就会想到《云南映象》、《丽水金沙》、《梦幻腾冲》等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演出精品,现在一出《吴哥的微笑》又成为我国国有文艺院团首个在国外驻场演出的节目。这部以柬埔寨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制造”,在柬埔寨演出近500场,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42万余人次,已经成为云南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
从昨天的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到今天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正在铸就中国舞台的新辉煌。然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只是改革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实践证明,只有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下决心破除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国有文艺院团才能产生内生动力,激发活力与创造力,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文化部部长蔡武说。(杨雪梅)
编辑:李斌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会议在北京召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