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进入海上鱼排进行检查。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您带给我们的介绍,另外有三个细节呢,也要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第一个细节,是凌晨4点钟,发起的这次总攻,因为这个时间点,是一天当中最薄弱的环节,防范不及。第二个,集结了3000名的公安、武警,包括边防部队,都是从外地大多是从外地调配而来,这样的话不容易走漏风声,第三点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整个的部署,是提前也了解了相当多的情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因此只有三个人受伤,据媒体报道,这应该的确是应和 刚才邱政委所说的兵不血刃。但是接下来我们就要关注,如此庞大的制毒村子,甚至从某种角度,全国销量三分之一恐怕都与这个村子有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子呢?
解说:
地处广东省汕尾市甲西镇的博社村,0.54平方公里的面积,住着1700多户人家,1万4千多人口。
电话采访《南方日报》记者洪奕宜:
陆丰甲西镇,它是属于三甲地区其中的一个镇,甲西镇里边有22个行政村,博社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这个村背面是一片荔枝林,南面是靠海,在它的历史上,以前这种种植一些荔枝、甘蔗、花生、龙眼这样的农作物为生,这两年我后来去过,觉得这个村子里面,整个村内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解说:
就是这个博社村,被外界赋予了各种各样并不光彩的称号,它是三甲地区,制、贩毒的第一大毒村,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的标杆村,甚至是陆丰制、贩毒的第一堡垒村。
邱伟:
堡垒村制毒非常严重,形成一个家族式运作,产业化经营,地方性防护,所以我们说的是堡垒村。
解说:
这是2013年12月29号白天拍摄的一张照片,当公安干警进入到这个街道狭小,电线满天飞的村子时,危险似乎无处不在。
邱伟:
一年多疑来,我们进村去破案,抓人搞点端窝,都是不同程度地遭到阻拦,遭到堵路,疯堵,扎钉子、砸玻璃,围住你不给走,甚至是哄抢毒品,甚至是跟警察发生冲突,所以过去历史上,有两次进村,都是遭受这样的抗法。
解说:
抗法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调查统计村内竟然有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活参股从事制、贩毒犯罪。
洪奕宜:
在博社村的村里头,居然还张贴一张很大的报告,就是不准无乱扔制毒垃圾,所以可见制毒这样的一个现象,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了。
解说:
三年来博社村,在全国公安查缉的涉毒案件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长,从14%发展到,已超过40%。今年10月20号,广东省公安厅发布的59名涉毒逃犯中,有13名就来自博社村,其中最年轻的是一名90后,年龄最大的已尽七旬,历史再往前走15年,在博社村的历史上,1999年和2011年它曾两次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
邱伟:
我们给他编了几句顺口溜,博社毒村不得了,高压电线随处走,发电机组摆门口,豪车名宅装探头,租用老屋富流油,异味刺鼻污水流,天天结婚花车俏,十家制毒准八九,法理不容人头掉,断子绝孙死翘翘。我讲了五中现象,高压电、发电机组、豪车名宅、气味,还有老屋,还有挂着花车,如果有这些现象的,十家有八九家是有的。
白岩松:
制毒和贩毒,其实如果要从法律的量刑来说呢,可以说是一个高压线,因此当也人看到了这样的一条新闻,看了如此惊讶的数据的时候,恨不得把这个村子现在变成一个监狱吧,当然你也会委屈一些好人,但是相当大的比例,参与到制毒、贩毒过程当中,这是一点都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个村子呢,是家族式的运作,产业化的经营,而且还有地方性的保护。这其中跟利润极大,容易拥有财富,容易把人拉下水也紧密相关,利润大到什么地步呢?媒体报道一个小小的细节,孩子在放假期间,就把康泰克外面的胶囊拨掉,把里面的粉弄出来,一个月能挣一万块钱,你就知道这里的利润是什么样的一种空间了,好,接下来我们就连线公安部禁毒局侦查指导处的处长兰卫红,兰处长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