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秦岭之巅上的最美巡道工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5-03-05 10:50:24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丁瑜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华商报讯(记者丁瑜)一把活动扳手、一把巡道锤、一把加力棒以及响墩、火炬,3月4日早晨,西安铁路局宝鸡工务段大散关线路工区巡道工焦忠劳和工友李朝辉各背着50多斤的防护用品踏上每天14公里的,全覆盖的往返管内线路巡检。

  位于宝成铁路上的大散关,因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战略要地,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宝成铁路经过这里时以30‰的国内最大坡度呈“8字形”急速爬升至秦岭之巅,从此蜀道再也不是难以上青天。为了守护这段高坡线路的行车安全,守护在这里的一代代铁路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上线路巡查不到500米,就进入一座隧道。在隧道内复紧完一根拉杆后,焦忠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着对讲机问李朝辉:“朝辉,有车没有?”“暂时没车。”“好,走!”相互通话完,二人继续拉开距离向前巡查。

  春运期间列车密度加大,每天有近百对的客货运列车从宝成铁路通过,使得钢轨承受的负荷增大,设备零件损坏比其他线路严重,加上山上气温低,防止钢轨折断的压力也更大。

  巡线至22公里加500米处时,老焦他们遇到了正在进行补休加固作业的工区职工。简单地给带班的班长交代了巡查情况后,二人又继续一前一后开始巡查线路。

  此刻,他们已经行进了5公里,看着山脚下就是刚刚经过的大坡道,不禁惊叹当年修建铁路的艰辛。在这里就可以看到三层铁路重叠的壮观场面。线路在这里以三个马蹄形展线,迅速提升了近百米。

  随着铁路的高度不断提升,他们继续一步步的向前。这里隧道越来越多,列车经过时带起的沙粒不时地拍打在老焦和王高明的脸上。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些大山里的铁路巡道工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他们负责的这条7公里的线路上来回巡查,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无论白昼黑夜、节日假期,背着沉重的巡道包行走在蜿蜒曲折的铁道上,不间断地巡查每一米线路,每一个设备。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动魄的事迹,只是用一颗颗平凡的心和执着的责任与担当,保障着宝成铁路“大动脉”的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巡道工 秦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