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省吃俭用两年净赚13万 如今当上了招聘主管
如果不是15年前下狠心出国务工,李全林目前或许还在工地上干零活。用他自己的话说:“估计能还清欠账,但家里的新房子不一定能盖起来。”
在家没出路出国务工 收入比当地人还高
李全林是宝鸡陈仓区人,擅长做钢筋工活,平时收入靠到工地打工。2000年时,他在工地上承包的几个钢筋工作亏了本,欠了别人三四万元,心里很着急。
在村里和邻居闲聊年后去哪儿打工时,有人说,到省外不如去阿联酋吧。“我很吃惊,建筑工一般在省内,出省的都很少,阿联酋?简直不敢想。”李全林说,他对出国既好奇也很期待。通过这个老乡,李全林打听到,宝鸡有公司派建筑工人去阿联酋,他就报了名。
2000年6月签证下来,到阿联酋一下飞机,有人小声说回国算了,因为身上直冒汗。但他说出来就一定要赚到钱再回家。到营地做了体检后,就开始干活。工作内容跟国内类似,也比较自由,每天工作9小时,还能午休,下班后和周末能出去转。当地中午最高47度,必须避过,下午3点再开工。他比较勤劳、朴实,得到了领导和工友们的认可,当上了钢筋工工长。
2006年初,他合同期满,就回宝鸡老家休息了半年。眼看家里盖房需要钱,他又决定出国打工。当年7月,经老乡介绍,通过陕西前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以下简称前程公司),他参加了赴阿联酋钢筋工面试,因为有钢筋工的工作经验和在阿联酋生活的经历,他一次就面试成功。到了阿联酋发现还是老单位。当时,钢筋工一年能赚5.5万—6万,工长一年7万,这个收入比当地人都高,因为阿联酋是个石油国家富裕,人口少,主要雇佣外国工人。
2008年7月合同到期,两年下来他挣了13万多。因为工地包吃住,加上自己省吃俭用,这13万多元等于是净赚。
返乡当了劳务代理 已经送出去300多人
“思想变化影响了一生,出国改变了面貌。”李全林说。
2008年李全林回国后,他想到了和前程公司合作,对外介绍劳务。从被介绍务工到介绍人务工,李全林回国以后送出去了300多人,大部分人跟他一样,通过务工赚到钱改变了家庭面貌。 他的劳务输送代理公司正在注册、办手续,最早输出一个人他提成800元,如今已经涨到1500元到2000元一个。目前,阿联酋当地还需要钢筋工,这个工种待遇每年10万到12万元,还需要木工、瓦工、塔吊工等。如今,李全林已经成了前程公司在宝鸡地区招募务工人员的主管。
李全林感慨地说,出国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开阔了眼界,比如工地上有个机械,装载机和挖掘机合一,只需要一个人操作,但国内以前没有,最近两年才有了。
如今,陈仓区出国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从单一的建筑工到缝纫工、农业工、包装工等。李全林高兴地说:“我热爱这份工作,不仅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也帮助很多人发家致富。”
2011年,他拿出出外务工和在国内打工攒的钱,花了26万,把家里老房拆了盖了两层楼的新房子,还买了小轿车。家庭面貌一下变了,亲戚邻里眼神很是羡慕,在老家也算比较风光了。
故事三:出国成人生转折点 回国当工头一年赚20多万
如果不是出国务工,渭南人王宏林现在很可能还在做餐饮。
“出国就改了行。”3月4日,跟王宏林聊起出国,他很感慨。“当时在家里觉得没啥可做的,也攒不下钱,就跟着朋友去劳务公司咨询。2008年7月10日走,2010年8月5日回国。”他清楚记得日期。做维修工的他,到了阿联酋,最难忍受的是当地的气温,地面温度高达60度,干活时汗流浃背,一般人承受不住。难熬的除了热,还有生病、过节想家。
出国两年,他赚了13万元。“闲了就去学习,我比较好学,不会的就钻研,跟几个熟悉的工友商量怎么包工程。出国工作其实是一次转折。”他说。
2010年回国后,王宏林当起了包工头,先后跟几个朋友一起到北京的工地当工头,到山西大同修房子,在咸阳做消防工程,今年主要在渭南盖房子。
他说,出国除了见世面,也学到了经验。现在他一年能挣20多万。他工地上的工人有的一年还能拿到十几万呢。
华商记者 黄涛 刘百稳
编辑:华商报供稿
上一篇:全球主要城市生活质量排名 西安列第142位 下一篇:百姓读报告谈感受:希望蓝田白云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