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国足改革方案出台:中期目标男足跻身亚洲前列

国内 北京青年报 作者:肖赧 2015-03-17 10:13:09
[摘要]就在中央深化改革小组2月27日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后半个月,中国政府网昨天正式对外公布方案涉及的50条具体改革措施。

  就在中央深化改革小组2月27日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后半个月,中国政府网昨天正式对外公布方案涉及的50条具体改革措施。这份被誉为“国50条”的足球改革方案不仅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步走”战略,更提出“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和运营模式:申办男足世界杯、国足进入世界强队行列、2025年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达5万所”一揽子宏伟目标,这些改革细则如同国家携手社会各界为“久病不愈”的中国足球开具的药方,唤起了千千万万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崛起的信心。正如部分球迷网上表达的那样,“纵然中国足球经历过漫长的严寒,但有了这样一份自上而下的国家足球行动纲领,我们已嗅到春的气息……”

  近期目标:改善足球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形成足球事业与足球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良方一:调整组建中国足球协会

  良方二:优化中国足协领导机构

  良方三:健全中国足协内部管理机制

  中国足协一位参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拟定的人士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解读称,中国足球改革实际也是在给整个国家体育的改革铺路。改革很大程度上以“放权、让利”为标志,中国足球的改革够不够彻底、是不是能够达到推动事业发展的目标,首要的重任当属足球管理体制改革。从“方案”内容排序来看,“调整改革中国足协”作为“总体要求”后首个内容被加以阐释,也足见相关工作在此次改革中的分量有多重。

  改革方案提出,要按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原则调整组建中国足协,改变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足管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计划制定、财务与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国际专业交流等方面拥有自主权。足协与体育总局能不能脱钩?这是改革足协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足协各级干部纠结所在,他们需要在要不要脱掉“官衣”的问题上作出抉择。

  中国足协相关人士昨天透露,协会绝大多数员工也和普通大众一样,直到昨天才了解到“方案”涉及的具体内容。不过由于在“方案”制定上,中国足协代表扮演了主要拟稿人角色,因此协会领导层在布局新一周期内部机构调整上,已有意识地朝着改革方向“试水”。北青报记者在中国足协看到,新年有超过10名从社会招募的新人出现在协会工作岗位上,他们的身份不再是体育总局的干部,而是足协各职能委员会的专业人员。有足协人士解释称,“现在足协在招募新人方面既注重足球专业性,又注重多样化知识结构人才的补充。”此外,中国足协部分“老人儿”也顺应改革之势,接受人事调整。比如原足管中心干部陈永亮、原外事部干部董铮在分别出任中超公司副总经理、福特宝公司总经理后已经彻底丢掉足管中心的铁饭碗。

  至于足管中心主任张剑及其他几位中心主任级干部会否在此次改革中脱掉官帽?从实际情况看,短期内落实起来恐不大现实。据了解,中国足协在新人招聘、财务审批甚至国字号球队奖励及其教练聘用的具体业务问题上,依然还需要经过“报批体育总局”这道程序。所以中国足协内部目前还不能解答“足协与体育总局何时脱钩”这个问题。参与“方案”修订的足协人士解释称,一般来说,近期目标涉及的周期约为3到5年,而诸如管理体制改革涉及的人很多、具体问题复杂,改革本身不能一刀切,而需要经历渐进的过程。但至少中国足协对足球又管又办的局面会渐渐减少,直到被彻底终止。

  中期目标: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

  良方一: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良方二:改进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和职业联赛体制,加强竞赛体系设计

  良方三:加强行业管理。完善裁判员公正执法、教练员和运动员遵纪守法的约束机制

  良方四:完善国家队队员选拔机制

  参与“方案”讨论的一位足球界人士透露,在当今国际与国内足坛,培养一代足球精英的周期一般需要8至10年,“方案”也按照这一周期长度来设计改革的中期发展目标。改良中国足球须标本兼治,如果把完善行业管理机制视为立本之举,那么中国足球改革的中期任务则以逐个攻坚青少年足球、职业联赛、国家队建设,作为为治标方向。各项内容在结构上既独立,又相通。

  对于青少年足球,“方案”要求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的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推动成立大中小学校园足球队,抓紧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通过培训现有专、兼职足球教师和招录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教练水平,鼓励引进海外高水平足球教练。到2020年,完成对5万名校园足球专、兼职足球教师的一轮培训。

  就在上周,北青报记者还在中国足协看到多名现役职业球员因涉嫌年龄作假而接受足协纪律部门的听证调查。在刚刚开始的2015赛季,依然出现了沈阳中泽临阵撂挑子导致全队大部分球员面临就业危机的不职业状况。可以说,中国职业足球在摸爬滚打20余载后依然在诸多方面亟待完善。部分足球界人士也坦言,“在职业俱乐部强调中国足协放权的同时,自己首先也要品端行正。仅仅依靠金元追求大牌外援外教,只能给联赛带来徒有虚表的热闹,水平上不去的联赛没有内涵,也不能拔高自身竞技水平。”

  令人鼓舞的是,中国足球提速职业化的同时,也开始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青少年及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上。《中小学足球教材》将于本月底编写完成,广大中小学生从此不必在球场里胡踢乱跑。中国足协校足办工作人员透露,中国足协结合李春满、余东风等多名足坛名宿编写的《中国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教程》也将在两周之内正式出版,这无疑也会为校园足球师资力量的壮大与教学水平提升创造有利条件。虽然校园足球开展目前以教育部门为主导,但体育部门配合同样不可或缺。这位人士透露,中国足协设计推出的夏令营、全国中小学足球冠军杯已为校园足球提供了竞赛杠杆,而精英训练营将由去年的20个增加到今年的40个。相信在“方案”指导下,两部门的协作将从纵深方向得到加强。

  在国家队建设上,中国足协也进一步强化主教练负责制,国足在澳大利亚亚洲杯惊艳亮相后,主教练佩兰对于新赛季职业联赛的考察策略也有所调整,他和助手们最近的考察目标更多集中在注重本土球员锻炼的球队。国家女足虽然近期热身成绩不佳,但中国足协对于主教练郝伟加速新人培养的执教思路给予充分支持。从去年亚洲杯、亚运会国家女足的实战情况看,球队虽然距离日本队这些世界劲旅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已在缩小。按照这样的发展节奏,未来8到10年内重返世界一流至少有希望。

  远期目标:中国足球实现全面发展,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体育运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积极申办国际足联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世界强队行列。

  良方一:对足球场地建设予以政策扶持

  良方二:加大财政投入

  良方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中国足协及部分国内足球界人士不约而同地认为,“远期目标”实际也是此次中国足球改革追求的终极目标。远期目标相比近期、中期目标更为远大,实现起来的难度更大。正如参与“方案”修订的足球界专家所言,“远期目标按我们的理解,应该需要20年左右。近期、中期目标也是服务于远期目标的,因此远期目标的具体落实也需要借鉴近期、中期目标落实的一些实践经验,换言之,只有近期、中期目标按部就班,远期目标才不会‘逾期’完成。”

  “方案”把“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体育运动”作为远期目标的首要内容,实际也是强调,中国足球提高水平与全面普及两手抓两手必须都要硬,明确提出:“扩大足球场地数量,对社会资本投入足球场地建设,应当落实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北青报记者最近几周周末先后走访朝阳公园、四德公园、奥体中心、朝阳体育中心,绝大多数场地出现了足球爱好者挤在场地里“煮饺子”的盛况,而在他们当中不乏未成年甚至未入学龄的广大青少年及幼儿。部分家长的话颇耐人寻味,“我们把孩子送来不是打造球星,而是足球传递的团队意识、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在经过紧张的学习后,获得身心的放松。”

  提到在广大百姓之中不断升温的足球热,参与“方案”讨论制定的足球界人士也不由感叹,“如果广大群众热爱上足球,同时我们的联赛、校园足球都按照改革方案指引的方向走下去,那么方案里提到的职业联赛及国家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就不是空梦。”至于我国申办男足世界杯,中国足协在韦迪担任掌门人的时候曾经一度提出,但受制于低下的国家足球水平,这样一个大胆设想更多为人耻笑与诟病,也正是对中国足球落后现状的顾虑,中国足协前年放弃了2019年亚洲杯男足赛的申办。目前国际足联已经确定了2022年世界杯的主办地,这意味着中国即便诚意举办世界杯,也要至少等10年以上。如果中国足球在这段期间按“方案”循序渐进,那么申办世界杯或许与国家队雄起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文/本报记者 肖赧

  点穴

  足球改革该多动腿脚

  全国两会闭幕的第二天,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一个个目标听起来令人振奋,美好的足球愿景令千千万万喜爱足球的国人如痴如醉。既然围绕着中国足球改革的目标已然锁定,那么足球人理应刻不容缓,少动嘴皮子,多动腿脚,要知道这次足球改革,国家撑腰,阳奉阴违敷衍了事,无异于给自己找罪受。

  改革足球上升到国家行为的高度,这对于广大中国球迷而言无疑是福音。“方案”公布后,线上线下传来一片欢呼声,“冬天过去了,中国足球春意盎然!”不该批评球迷带有痴迷色彩的过度乐观,中国足球水平长期处于贫困线已经让他们郁闷了许久,所以看见“男足挺进世界强者行列、申办世界杯”的字眼,他们醉了。可是足球人不能醉。多年来,中国足球一直不乏美轮美奂的远景,可是急功近利、管办不分却总在肆虐着中国足球,其危害与“假赌黑”不相上下。

  球迷早已厌倦“中国足球式的常立志”,因为就算某些足球改良“顶层设计”包装考究,也总被人束之高阁。在此次改革方案出台前,类似形式的大小足球改革方案也多次摆在中国足协、地方足协及职业俱乐部投资人的案头上,可是当个体利益受到某种触动后,改革便卡壳了。

  如果说刚刚推出的中国足球改革与此前足球界推出的各版足球改良有何差异,那么就是此次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国家行为。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延缓足球改革。既然具体的改革目标已经提出,足球人就踏踏实实照办吧,动动嘴皮子蒙混过关的日子没了。

  文/本报记者 肖赧

  反应

  职业俱乐部更关注“减负”

  闻听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具体内容,部分国内职业俱乐部投资人立即责成工作人员下载相关文件,并要求教练员、运动员抓紧时间学习、领会改革方案的精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部分中超俱乐部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国家推动足球改革的欢迎,也认为在国家支持下,大家对中国职业足球有序发展更有信心。

  一位北方老牌俱乐部总经理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在接到本俱乐部工作人员有关《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内容公布的消息后,他立即责成属下下载并打印出多份“方案”。这位老总说,“我们相信,这是一份集纳国家与相关各部门集体智慧结晶的改革方案,这份方案既有宏观的设计,又有具体的奋斗目标,让足球人一目了然。我们会要求全俱乐部加紧学习研究方案内容。”

  另有一位南方的俱乐部老总表示,通过这份“方案”,他感受到了来自国家和有关方面对中国足球的关爱。作为职业足球人,这位老总更关注“方案”中有关职业联赛的内容。其中一条写道,“推动俱乐部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制定俱乐部人才引进和薪酬管理规范,探索实行球队和球员薪金总额管理,有效防止球员身价虚高、无序竞争等问题。”对此,这位老总表示,“我们的确看到了行业内存在的不合理球员身价,但我们并不希望因此而恢复限薪,这不符合职业规律,同时还能令阴阳合同死灰复燃。改善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出口还在于培养更多优质的本土人才。”

  还有一位南方俱乐部老总表达了对“方案”中“加大青少年校园足球投入”内容的欢迎。他坦言,“目前职业俱乐部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往往只能更多集中精力在一线职业队的成绩方面,如果国家、政府能够加大青少年足球的投入,无异于帮助俱乐部减负。”

  文/本报记者 肖赧

编辑:王秋阳

相关热词搜索:足球改革方案出台

上一篇:莫小棋谢黄海波不娶之恩 因黄妈阻挠两人分道扬镳 下一篇:学生冒雨做操领导撑伞视察 校方:下狗屎也要做操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