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他的素描
自有记忆起 他走路就是靠拐杖
王颖龙想自立,不想成为大家的累赘。读书,上大学,能够找一个可以在家里就完成的工作,不用出门、不用交际,就可以赚钱养活自己。上学10多分钟的路他1个多小时才能走完
自王颖龙有记忆起,走路就是依靠拐杖。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他跟着家里的老人生活,其他小朋友都会跑了,他还不会走路。太婆托村里的木匠做了两个小拐杖,教他用拐杖走路。“那是木头的,特别笨重,不好走。”小孩柔嫩的皮肉经不起木头拐杖的摩擦,腋窝里起了血泡,烂掉、流脓、结疤,周而复始……
开始上学了,每天早上,爷爷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送王颖龙,爷爷和自行车都老了,那段路又坑坑洼洼的,身体不能保持平衡,王颖龙已记不清从后座上摔下来多少次,只记得最重的一次左臂都骨折了。
年龄稍微大了一点,爷爷就让他自己练习走路,每天放学,他拄着拐杖自己走回家。那段路,爷爷骑车只要几分钟,同学走路只用10多分钟,而他,一步步地挪回家要1个多小时。
不过,最为艰难的还是初中学校那段台阶。初中建在一个山坡上,从山下走到校门,要上99个台阶,王颖龙至今记忆犹新。每周一的早上,他都拄着拐杖,埋着头一阶一阶地向梦想中的殿堂艰难地挪行。如果能正常行走他想要成为一名军人
上学,读书,对于王颖龙来说,是唯一能支撑他活下去的方式。他想自立,不想成为大家的累赘。读书,上大学,能够找一个可以在家里就完成的工作,不用出门、不用交际,就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因为行动不便,每次出门都要麻烦别人,这让他觉得非常不自在。因此,休闲时光他都在家看玄幻小说,跟爷爷下下象棋。“我喜欢自己待着,不太会表达自己。人多的时候,就想做一棵小草,安安静静地待在角落,欣赏他们的热闹。”
“我不知道能够奔跑、能够行动自如是什么滋味,毕竟我小时候就是这样了。不过我想,如果我身体好的话,我可能会做一名军人。”王颖龙清晰地记得,他在电视里看到国庆大典阅兵仪式,军人英姿飒爽、刚劲有力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他。
儿时还能拄着拐杖行动时,王颖龙也曾是一个神采飞扬的少年郎:跟其他小朋友一样,他调皮好动,喜欢跟村子里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钓鱼、放炮仗;还会恶作剧地把小路两旁的草悄悄地绑在一起绊人,结果绊到了奶奶,当然少不了一顿骂;用鸡蛋做不倒翁,结果摔碎了好多鸡蛋……
C·他的印象
“他让我们懂得站立的意义”
同学们说,帮助王颖龙,不仅因为他看起来体弱,更因为他的意志与乐观。班主任说,王颖龙就像一只慢慢在爬的蜗牛,一步一步不停歇,“是他,让我们懂得了站立的意义。”
“王颖龙的手没有力气,连矿泉水瓶盖也拧不开,他请我帮他拧开。作为报答,他就给我讲在杂志上看到的笑话。”
在同学汪勇、杨梦雷、鄢成东、胡志威、徐梓琅看来,帮助这样一名特殊的室友,是应该做的。
徐梓琅个头高大,他经常背王颖龙上课、送他去厕所。他不但不觉得麻烦,反而喜欢坐在王颖龙身边,“班级互换位置,我当他同桌时问他问题,他很耐心地讲,课堂上也不会走神。他的行为时刻都在提醒着我,应该比他更认真。”
李勋很欣赏王颖龙的大方。由于身体不便,王颖龙消费并不多,有时寝室里哪位同学到月底没有零用钱了,王颖龙便把钱借点给同学,如果室友晚还了几天,他也不会见怪。
在班上,王颖龙的成绩中等偏上。高一上学期,汪勇的成绩还比较靠后,他说正是这位坚强的兄弟,激励着他必须努力。在寝室里,王颖龙是成绩较好的,大家都以他为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说,大家帮助王颖龙,不仅因为他看起来体弱,更因为他的意志与乐观。班主任陈松柏说,王颖龙就像是一只慢慢在攀爬的蜗牛,一步一步不停歇,给了每一个人站立的理由。“在班里他并非一个负担,而是一种凝聚班级的力量、一面写着团结字样的旗帜。”
编辑:王秋阳
相关热词搜索:蜗牛男孩
上一篇:男子谎称可帮人进央企 骗名酒千箱骗财百万 下一篇:台北动物园无尾熊最终难敌病魔 被施以安乐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