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延安新闻 > 正文

为了共同的精神标识:祭祀黄帝陕西“蛮拼的”

延安新闻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敬泽昊 贺桐 2015-04-05 11:43:19
[摘要]高咏华按照祭陵办的提供的内容,认认真真的写好了祭文,却被告知要重写,因为他在祭文的最后盖上了自己的名章。连战、吴伯雄、宋楚瑜、郁慕明、蒋孝严等台湾政要都曾率团到黄帝陵谒陵祭祖、参与清明公祭黄帝典礼。

\

  

  由于祭文只能有一份,为了留作纪念,高咏华特意另写了一赴尺寸大一些的,准备装裱好了放在家中。

  

      自家作品却无法留名的书法家

      今年已经是高咏华第5年书写公祭黄帝典礼的祭文了,2011年的清明前,他突然接到了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祭陵办”)的电话。“他们可能是满意我挂在店里的字了吧,便从我儿子那要了联系方式,然后问我可不可以为辛卯年的大典书写祭文,我一点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说到自己和黄帝陵结缘的过程,高咏华至今都觉得充满了惊喜。

      按照市场价格,祭文同等规格的书法作品,高咏华至少要收一万元的润笔费。但为公祭黄帝书写祭文这种荣誉,不是每个写书法的人都有机会得到的,而且“给祖先办事咋都不能说钱”。

      高咏华按照祭陵办的提供的内容,认认真真的写好了祭文,却被告知要重写,因为他在祭文的最后盖上了自己的名章。

      “在一幅书法作品的最后,出现作者的名字,几千年都是这样,说实话我也挺想不通的。”高咏华坦言。但祭陵办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篇祭文未来将存入档案,按照相关规定和之前的惯例,是不能留名的——据考证,上一个在祭文上留名的是毛泽东,到了建国之后,就再也没人在祭文上留过名了。

      最终,高咏华还是接受了这个有些“苛刻”的要求。而当他4年之后再次受邀书写祭文时,便已经也彻底想通了。在祭祀祖先这种场所,任何拔高突出自己的行为都是不合适的,有些荣誉就必须默默无闻。

      陕西为公祭黄帝安排13场活动 台湾原住民首次参加祭祀

      据了解,今年的“公祭轩辕黄帝”陕西共安排了13项活动,不论是内容还是规模均超过往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一道赴陕的台湾原住民青年,系首次组团参加祭祖大典。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年年岁岁,清明时节,当所有华人一次次赶赴陕西,跪拜于桥山脚下,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会在这片土地上凝聚出一种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将一个民族牢牢地拧在一起,走过千年,走向辉煌。

      据统计,全球华人有规模的“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始于上世纪90年代,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连战、吴伯雄、宋楚瑜、郁慕明、蒋孝严等台湾政要都曾率团到黄帝陵谒陵祭祖、参与清明公祭黄帝典礼。

  著名作家商子秦认为:“今天的黄陵祭祖,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三个‘力’,这就是生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血脉需要传承,陕西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每年都担任着黄帝陵公祭的志愿者任务。他们不仅是仪式上忙碌而专注的身影,黄帝的精神也在他们身上传递着。李维芳是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学生,她说:“我们在这里祭祀我们的人文初祖,是缅怀、是尊敬、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侵染。那一刻,我们和中华的历史仿佛电连了,祖先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荣耀。”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陕西科技大学 辛卯年 祭祀活动 精神力量 蛮拼的 备战 花馍 景区 宋楚瑜

上一篇: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陕西公祭轩辕黄帝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