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交代受贿930万
案发后,廖少华曾经高调反腐的形象轰然倒塌。1月22日,廖少华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开庭,面对检察官的指控,廖少华在最后陈述阶段,用了15分钟对自己所犯罪行深表忏悔,几次哽咽,用手擦拭着泪水。他说:“现在自己对自己所犯的严重罪行万分懊悔,深感愧对于党,愧对于国家,愧对于人民,也愧对于关心爱护自己的领导,愧对于与自己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愧对于为自己做出过许多牺牲的家人。我心里明白,依法应对自己进行公开审判并追究刑事责任,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是自己必须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的代价。”
案发后,廖少华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贿事实和滥用职权的事实,廖少华在办案机关调查期间,如实交代了办案机关已掌握的收受陈春章394万元的事实,又主动交代了尚不掌握的其收受何智慧等人合计930万元以及其滥用职权给国家造成310多万元损失的事实。案发后,被告人廖少华亲属代其退还了全部受贿赃款1324万元。法院认为,廖少华受贿罪具有坦白情节,滥用职权罪具有自首情节;对其受贿罪可从轻处罚,滥用职权罪可减轻处罚。
自称是被朋友拉下马
据介绍,廖少华的认罪和悔罪态度一直较好。他庭审陈述时说,自己是“温水煮青蛙”被朋友拉下水的。
无独有偶,与廖少华一前一后被宣判的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也“处境相同”。“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季建业在庭审时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许多官员出现腐败问题,往往自称是被朋友拉下马,归因于“朋友圈”,其实这是一种借口。关键还是官员自己出了问题,自身经不起种种诱惑,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
记者梳理近年来一些官员落马后的犯罪事实发现,腐败轨迹后面无不闪现着商人的身影。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均与一些商人过从甚密,刘志军、刘铁男等部级“老虎”也都有着不少商人“朋友”。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是“老虎级”贪官存在“朋友圈腐败”问题,一些基层官员也难以摆脱“朋友圈”影响。
有关专家认为,落马官员之所以能利用公权力为“朋友圈内人”输送利益,与当前一些地方对“一把手”的监督缺失密切相关。
汪玉凯说,他过去在遵义调研时,曾与廖少华有过一面之缘,感觉人很有能力,这样的官员落马令人痛惜。但应该反思的是,他作为省委常委,权力非常大,可以说是“一言九鼎”,本级组织对他的监督几乎是空白。
编辑:实习生-贾艳菲
相关热词搜索:遵义原书记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