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赔偿谈不拢 子洲一乡村公路要修成被挖断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5-04-11 10:55:38 编辑:华商报供稿 作者:陈冰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春天天气转暖,到了一年的农忙时节,一条水泥路修也到了村口,可陕西子洲县三川口镇尚石磕村的村民却发起愁来。令他们发愁的,正是这一条新建的路。

  道路被阻断 村民干着急

  尚古磕村目前有上千人,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留守在村里的人主要是以养殖和种地为生。4月10日上午,尚石磕村十几位村民围坐在村口的土坝上,谈着天,谈着地,谈着眼前无法通行的路,一阵阵唉声叹气。

  “修路是好事呀。”村长杜芳良说,“马上就要开始春耕,村民以往会通过之前的土路,去田地上耕种,而以前的老路只能通过一辆三轮车。”

  2014年,子洲县交通运输局在原来村子的土路基础上,开始新修建一条长约7公里的村道,将三川口镇尚石磕村和相邻两个两庄连接起来。子洲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常军说:“我们委托附近村民陈玉军修建路基,如今路基已修好,路面硬化也已经进入尾声。20几天前,就在尚古磕村遇到阻碍,该村村民杜成物用挖掘机将新路基挖断了。前几天,准备进行道路硬化收尾工作的施工单位无奈歇工。”

  华商报记者沿着新建的水泥路来到尚石磕村,但被一个土堆拦住去路。步行一百多米,路中间又有六节水泥管道隔开,再向前走,又有相继不远的两个土堆阻截道路,让四五百米的道路与两端铺好的水泥路“隔绝”。

  一个村民说,由于路中间的这些障碍,本来该给土上肥的路就被阻断,就无法进行春耕。而前面相邻的一个村子的村民想要将土堆运出,为此则要多走5公里多的路,大家都是苦不堪言。这段断路让附近上千人出行,或是生产出现难题。

  虽是苦不堪言,但也不敢言。

  修路要赔偿 困局怎么破

  走到被隔开路的尽头,华商报记者碰到了准备牧羊的杜成物。对于被人指责挖路放障碍物一事,他承认是自己做的。至于原因,他说:“修路要经过村子的坝滩,我在上面种了很多树,如果要修路,就要砍掉其中312棵。准备修路前,陈玉军和我协商,答应给我补偿我才同意的,但后来就没人说这事了。” 杜成物说,“我就找了一台挖掘机,将路挖断,把路堵住。”

  “他胡说,我当时和另一个人一同去和他(杜成物)说的,就是怕他乱说反悔,当时就把谈话内容录了下来。” 陈玉军说,“我当时说砍多少树都给他证明,但补偿这事我说了不算。如果政府有补偿,那该给他补多少就是多少。”

  华商报记者在杜成物那里见到了陈玉军开的证明,里面只提到砍的树木,并没有提到补偿的事,而且被砍树木的数字也不是杜成物所说的312棵,而是195棵。除了树木要赔偿,杜成物还提到,他栽树的坝滩是自己的地,也要给补偿才行。

  子洲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常军说:“按照规定,乡村公路建设没有赔偿。”尚石磕村村委书记有一份1992年榆林市中院关于尚石磕村坝滩属地的判决书,明确了那块地属于村集体所有,不属于杜成物。

  为了让路早日通,杜芳良也找过杜成物,但后者只说和陈玉军谈,不同意打通路,其他村民更不敢和他理论。为此,三川口镇政府安排郝志权协商此事,当地派出所也介入调查,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能尽快、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华商记者 陈冰

  资料: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整个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村道是指直接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不属于乡道及以上公路的建制村之间和建制村与乡镇联络的公路。乡(镇)人民政府对乡道、村道建设和养护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

  “十二五”期间,陕西公路加快实施通村油路完善工程,有序安排剩余部分建制村通畅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万公里。积极实施县乡公路养护工程,实施桥涵配套工程,完善安保、排水等设施。农村公路新增桥涵配套和改造危桥2万延米。规范县乡公路养护生产程序和标准,以干线化养护理念推进县乡公路养护。用两到三年时间,再创建20个省级、20个市级农村交通运输示范县,建成2万公里文明示范路。县公路优良路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乡公路优良路率稳定保持在70%以上,通村公路优良路率保持在60%以上。

  “到2015年,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到位,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完成县、乡道中桥以上危桥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安全技术状况。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实现所有乡镇和92%的建制村通班车,支持发展农村配送物流。”这是“十二五”农村公路的发展目标的具体指标。

相关热词搜索:一人 路还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