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1时,铜川市耀州区柳林林场30只朱鹮,飞出临时居住了三个月的网笼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华商报讯(记者 郝蕾)昨日上午,在铜川市耀州区柳林林场,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祝列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等嘉宾,缓缓拉开覆盖大网笼的绿色纱网,网笼里的30只朱鹮,在盘旋了几圈后依次飞出居住了近3个月的网笼,回归自然。
家门仍为“孩子”敞开随时可以回来
在柳林林场,30只从老家楼观台来到这里的朱鹮,已在网笼里适应了近3个月。昨日上午11时,2015全国暨陕西省第34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我省第二批在铜川野化放飞的朱鹮,正式离开家园。
朱鹮飞出网笼后,在附近上空不断盘旋,有的很快向远处翱翔,也有不少在外面转了一圈又溜达回网笼里,“担心它们初离家可能会找不到食物或栖息地,在未来一个月内,网笼还会向朱鹮开放,朱鹮还可以回到家里享受温暖。”省林业厅动管站教授级高工常秀云介绍,这次专门选了一些中壮年朱鹮,希望它们凭借自己更丰富的繁育后代、抵御天敌的经验,在野外生存下去。监测人员还给5只朱鹮佩戴了GPS定位系统或无线电,用于监测朱鹮的生存状况。
新老朋友交流避免近亲繁殖
2013年7月,陕西在柳林林场首次进行了秦岭以北地区的朱鹮野化放飞实验,32只朱鹮回归野外。经过一年多的监测保护,铜川野化放飞朱鹮情况良好,大多都在距离放飞的网笼不太远的三片树林里筑巢栖息,没有发生人为伤害朱鹮的事件。去年5月初还成功孵出两只“铜川籍”小朱鹮,今年监测人员又发现有四对朱鹮产卵正在孵化,铜川籍的朱鹮种群进一步补充和稳定,同时也说明铜川地区已完全适合朱鹮的生存繁育。
“自从这批新鸟来了以后,笼外的鸟就经常在附近出现,笼子内外的鸟交流得可热闹了。”常秀云说,最近正值鸟儿的交配期,看上去这里的老居民非常欢迎新鸟的来临。这批新鸟野化放飞后,将可以和第一批32只来自洋县的朱鹮繁育下一代,避免了近亲繁殖。
秦岭以北已放飞近百只朱鹮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从1981年在我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野生朱鹮以来的30多年,现在朱鹮种群已经扩大到2000多只。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北部东部地区都曾有过朱鹮的分布。从2013年至今,我省已在秦岭以北的铜川、宝鸡分3批放飞了近百只朱鹮,今后还将继续向陕北地区转移,逐渐使我省的朱鹮历史分布区内,都重现朱鹮的身影。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种群